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基数应按照本单位缴纳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基数确定。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六个部分组成。因此,律师认为工伤保险费的基数应包含加班费和奖金。
如果用人单位缴纳的基数低于实际工资,社会保险机构将按照缴费基数补偿,差额由用人单位补足。对于工伤职工,公司不得以其本人工资为基数,社会保险机构将按照受伤前12个月平均缴费工资计算。如果用人单位少报职工工资或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导致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工伤职工应先向用人单位追讨,如协商不成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救济。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将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相关规定处理。
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或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按规定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时,另一方当事人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根据我国的工伤赔偿标准,工伤赔偿金额是按照所在地上年职工平均收入水平(工资)计算的,与社保基数和实际工资无关。
根据我国的工伤赔偿标准,八级工伤获得以下赔偿:
	
	   工伤赔偿基数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当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并经过工伤认定后,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包括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可以享受伤残待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应该简捷、方便
	
	   工伤保险适用于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的劳动者,因为职业危害无所不在,任何人都无法完全避免职业伤害。因此,所有职工都应该获得工伤保险待遇,无论是否发生工伤事故或遭受职业疾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规定,工伤保险的缴费基数是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确定的缴费基数缴纳工伤保险费。缴
	
	   1、缴费基数指用人单位缴纳工伤保险费的缴费基数为本单位职工上年度工资总额。在初次确定用人单位工伤保险缴费费率时,按照市政府批准的工伤保险分类行业基准费率执行。用人单位应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同时向单位所属社会保险分中心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