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工资结算时间
时间:2024-04-14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法离职工资结算时间
裁员规定
根据2008年1月1日生效的《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裁员时需要遵守以下规定:- 当需要裁减人员二十人以上或者裁减不足二十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百分之十以上时,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并听取工会或职工的意见后,经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可以裁减人员。- 裁减人员时,应优先留用与本单位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以及与本单位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人员,以及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的老人或未成年人的人员。- 如果用人单位在六个月内重新招用人员,应通知被裁减的人员,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招用被裁减的人员。- 劳动者有特定情形时,用人单位不得依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关系解除工资支付
根据《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九条,劳动关系双方依法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付清劳动者工资。
劳动法离职工资的结算方法
主动辞职的工资结算
如果劳动者主动辞职且没有其他经济补偿,除非在公司没有缴纳社保的情况下提出辞职并要求经济补偿,根据在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工作时间超过六个月但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工作时间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辞职后的工资结算时间应根据用人单位的规定进行。
违法或违约责任
劳动者因违法或违约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失时,劳动者需要承担责任。但需要注意以下两点:(1)劳动者必须具有主观过错;(2)赔偿仅包括直接损失,不包括间接损失。具体的赔偿项目包括用人单位支付的招聘费用、培训费用、对生产经营造成的直接损失,以及劳动合同约定的违约责任。相关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九十条和《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第四条。
劳动法工资的计算方法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的通知,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方法进行了调整:-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年工作日为365天减去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得到250天;季工作日为250天除以4季,得到62.5天/季;月工作日为250天除以12月,得到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日工资和小时工资的折算:根据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按照实际工作日支付工资,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因此,日工资的折算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小时工资的折算为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乘以8小时。- 月计薪天数为(365天-104天)/12月,即21.75天。- 2000年3月17日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同时废止。判断单位的裁员是否合法,可以参考以上法律规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辞职后工资被扣怎么处理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
公司不支付工资,劳动仲裁申请及赔偿要求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
法律途径:如何处理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况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的规定,离职工资不会立即结算,而是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情况下,在办理完工作交接之后进行结算。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
-
合同到期解聘书的编写要点
合同到期解聘书的撰写需要包括以下内容:首先,通知员工其劳动合同即将到期,并要求其在规定时间内办理离职手续并结算工资。其次,感谢员工在公司工作期间的辛勤付出,并祝愿其
-
劳动法中关于离职工资结算时间的规定
-
离职后工资结算有规定吗
-
离职工资结算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