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对员工进行降职降薪调整岗位必须具有充分的理由,否则将被视为违法行为。这种调整属于重大劳动合同的变更,需要签订变更合同来明确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薪酬、工作地点等主要条款。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条的规定,以下情形之一,用人单位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解除劳动合同:
(三)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
例如,如果一个同事被调去做保安,这明显是不合法的。如果员工因此辞职,可以以此为借口获得经济补偿金,并且单位必须按照降薪前的薪酬水平支付。之前扣发的工资也可以要回,辞职补偿金根据服务年限支付。
然而,如果员工也同意了单位的调岗调薪,那么双方均无异议。
如果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同时满足以下情形,视为合法行使用工自主权,员工以用人单位擅自调整工作岗位为由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经济补偿的将不予支持:
(1)调整劳动者工作岗位是用人单位生产经营的需要;
(2)调整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原岗位基本相当;
(3)调整工作岗位不具有侮辱性和惩罚性;
(4)调整工作岗位没有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形。
关于工作地点的调整,根据深圳市中院的指导意见,如果用人单位在深圳市行政区域内搬迁,员工因此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经济补偿金是没有法律依据的。而如果搬迁到市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第三项,支持经济补偿。
此外,根据广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规定,如果员工上下班可以乘坐财政补贴公交月票的本市公共交通工具,或者企业提供免费交通工具接送,或者职工超出原交通费部分由企业补贴,不需要变更劳动合同。
如果用人单位调整劳动者的工作岗位且不符合上述规定,员工超过一年未明确提出异议,后又以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要求解除劳动合同并请求经济补偿的,不予支持。
总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依据生产经营需要合理调整员工的工作岗位。然而,是否需要协商后签订书面变更劳动合同,或者用人单位可以单方合理调整,目前存在不同的理解。因此,当发生争议时,主要集中在是否构成被迫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上。
离职赔偿金是否一次性发放及相关规定。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劳动合同时一次性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和经济补偿。对于公司能否与员工协商约定经济补偿金的问题,虽然法律上允许双方协商,但协议内容必须符合法律法规,否则可能无效。员工应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对
公司解雇劳动者时工资和补偿金的支付问题。违法解雇需支付赔偿金,合法解雇按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如符合规定还需支付代通知金。无补偿合法解除则无需支付补偿或赔偿。解雇后的工资计算依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通知并支付经济补偿金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及相关法律规定。当劳动者存在某些主观过错或特定情形时,用人单位可以合法解除劳动合同,但需提前通知或支付额外工资。同时,用人单位在濒临破产或生产经营困难时也可依法裁员。例外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投诉用人单位侵权是否需要交钱的问题。根据《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向劳动局投诉用人单位时不需要交纳任何费用,劳动管理部门有义务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用人单位存在克扣工资、拖欠工资、低于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工资或未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等情况时,劳动者可以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