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期仅适用于在校学生。为了规避保险和最低工资的限制,一些雇主故意与不符合在校学生资格的非在校学生签订实习协议,这种做法是违法且无效的。实际上,即使签订了实习协议,雇主和非在校学生之间仍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只要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根据劳动法的相关规定,实习期不满一个月仍应支付工资,根据实际劳动天数计算工资。
由于实习生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不足,导致实习生的权益在实践中受到侵害而得不到充分的法律保护,因此签订一份完善的实习协议变得非常重要,这将成为处理纠纷的重要依据。为了充分保护实习生的合法权益,实习协议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
可以约定每日实习时间不超过8小时。如果因特殊情况需要超过8小时,实习单位应按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向实习生支付报酬。
约定实习单位每月向实习生支付合理的实习报酬,并规定对拖欠实习报酬的违约责任。
可以与实习单位约定,如果实习生发生伤亡事故,实习单位应按照工伤保险待遇的标准支付伤亡待遇,以避免因法律依据缺失而导致实习生权益受损。
明确实习期间实习生所创造的知识产权归属于实习单位还是实习生自己。
可以约定友好协商或诉讼的处理方式,为解决纠纷提供便利。
1. 身份不同:试用期是劳动者,而实习期是在校学生。
2. 目的不同:试用期是为了满足用人单位的需要,而实习期是为了提高实习学生的自身素质。
3. 关系不同:试用期的权利义务关系受劳动法及相关规定约束,而实习期的关系受劳动法调整。
4. 合同期限不同:试用期超过规定期限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变更劳动合同期限或要求支付非试用期工资标准的工资;实习期是学生与实习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受劳动法调整。
5. 权利义务不同:试用期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无过错责任,支付工资报酬不得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实习期实习单位不承担无过错责任,不须执行最低工资标准。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公司口头解除合同后不发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维权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解除劳动合同时应支付劳动者合法工资,如未支付则违法。劳动者可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如仲裁不服可向法院提起诉讼来维权。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资支付暂行条例》
实习拖欠工资的问题,建议实习生面对薪酬拖欠时,首先要与用人单位协商谈判,并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自身权益和对方的责任。同时,实习期是否算工龄需视具体情况而定。若实习单位不盖公章,可通过协商或向当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求助。遇到法律问题,建议咨询专业律师。
劳动者有权取得实际劳动期间的劳动报酬,拖欠工资可以选择通过提起劳动仲裁维权。试用期辞职需要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尽管试用期离职无需理由、不限形式,只要提前3天告诉单位就可以了,但最好还是做好工作移交,得到领导认可后离职比较妥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