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在工资纠纷问题上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劳动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然而,一旦劳动关系终止,劳动者应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如果有关追索劳动报酬的争议金额未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仲裁裁决仅对企业具有终局效力。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然而,如果有关追索劳动报酬的争议金额超过了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十二个月金额,仲裁裁决对劳动者和企业都不具有终局效力。任何一方对仲裁裁决不服的情况下,均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在企业拖欠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下,劳动者不仅可以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还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向当地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在5日内通知劳动者是否受理申请。一旦受理,经审查符合法律要求的申请,人民法院将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向企业发出支付令。如果申请不成立,人民法院将裁定驳回申请。
如果企业在收到支付令15日内提出书面异议并得到法院支持,导致支付令失效,劳动者仍有办法应对。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三条的规定,只要劳动者持有企业的工资欠条,就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无需先申请劳动仲裁。如果企业在收到支付令之后超过15日既不提出异议也不履行支付令,劳动者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处理拖欠工资纠纷并非一定要通过仲裁或诉讼来解决。协商、调解等方式也可以被采用。如果您还有疑问,本网站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欢迎您进行咨询。
公司入职未签订劳动合同情况下辞职后工资被扣的处理方法。首先介绍了建立劳动关系和发放工资的基本规定,然后给出了几种解决途径,包括与老板协商、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和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等。同时,提到了处理此类问题时需要注意的时效和证据问题。另外,简要介
公司不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及要求赔偿的问题。根据相关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扣留劳动者工资,如存在违法行为,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支付工资及经济补偿,并可要求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电话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包括要求单位补缴社保、支付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且未支付工资的情况下,如何通过收集证明资料来证明劳动关系,并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支付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和拖欠的工资。文章介绍了申请劳动仲裁的具体步骤、相关法律依据和工资支付的相关规定。
劳动者在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下,通过劳动仲裁解决争议失败后,可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法律途径。文章还详细列举了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适用范围,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订立履行等争议,以及不愿协商、调解或仲裁时的处理办法。公司拖欠工资会接受劳动、人社、住房城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