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包括以下情况:
根据《劳动法》第七十七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时,当事人可以依法选择调解、仲裁或提起诉讼,也可以通过协商解决。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
根据你的描述,你于08年进入某汽车用品有限公司就职仓库理货员,试用期3个月,月薪800元。转正后,正式工资为1000元/月,外加每月纪效工资300元/月(以现金形式发放)。8月份担任发货组组长,月工资为1100元。每月休息4天,每周工作时间为早上8点到晚上6点,大概超时2小时,中午没有休息时间。一月后公司要求签订劳动合同,但合同甲方是下属***汽车用品经营部,并且合同上没有明确工作和休息时间。因此,你没有签订合同,并按公司规定写下了“由于个人原因不签定合同的证明”。至今,你的仓库同事也没有交纳社保。
一月后,公司领导和仓库全体员工开会,你提出员工可以提前离开,但未解决交通费问题。几天后,人事部通知你和仓库2位同事因会议问题被公司解雇,并补偿一个月工资。你现在准备申请仲裁,手上有原单位的电子考勤卡和工资卡。你想知道从2008年2月开始的合同是否合法,如果公司注销了你的考勤卡,你应该提交哪些证据。
根据你的情况,尽管你们没有签订合同,但事实上已经存在劳动关系。公司不能以你们写下的“由于个人原因不签定合同的证明”来推卸责任。公司注销你们的考勤卡对你们来说没有影响。为了保护劳动者的权益,仲裁部门会要求公司提供证据。你手上有考勤卡和工资卡是最有利的证据,应该足够了。此外,你还可以请求赔偿仲裁诉讼费,这些费用应由被告(即你们的单位)承担。
经济性裁员的程序要件,包括用人单位需提前说明裁员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并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补偿金等步骤。同时,劳动合同法对裁员程序进行严格限制,规定了不得裁减特定员工的范围,体现了对劳动者的倾斜保护。
中国关于退休离职补偿金的相关法律规定。其中详细描述了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的多种情形和标准计算方法。此外,文章还介绍了工伤职工在遭遇工伤时的相关待遇和费用支付方式。涉及的内容包括工伤治疗、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等,旨在为公众普
辞职后工资结算的问题。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大部分企业不会在员工离职当天结算工资,而是等到下个月统一发放。劳动者需按要求提交辞职申请并完成工作交接后,方可离职。若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工资,劳动者可通过劳动监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等途径要求支付工资。同时,劳动者
工人退休年龄的法律规定。针对不同群体,如党政机关、群众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的干部和全民所有制企事业单位的工人等,详细阐述了他们的退休年龄和相关条件。此外,还包括特殊工种和破产国有企业职工等特定群体的退休政策。最后,提及了相关的法律规定和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