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自书遗嘱必须由遗嘱人亲自书写,并且要签名并注明日期。这样严格的形式要求的目的在于确保遗嘱人能够亲自表达真实意愿,而不会被他人随意篡改。在《继承法》颁布时,计算机和打印机并未普及,因此自书遗嘱通常以遗嘱人手写的形式呈现。
然而,随着人们对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为了方便起见,许多人选择以打印形式制作遗嘱。如果我们过于坚持法律上对“亲笔书写”的要求,即遗嘱人必须亲自用笔手写,显然不利于保护遗嘱人的真实意愿。
根据实践经验,只要打印遗嘱符合自书遗嘱的其他形式要求,并且有证据证明该遗嘱确实是遗嘱人亲自制作的,法院也会认定该遗嘱为自书遗嘱。在实际案例中,出现过遗嘱为打印件的情况,但符合自书遗嘱的其他要件,并且遗嘱人在打印遗嘱上进行了手动修改。法院在审理中认定,既然遗嘱人亲自修改了该遗嘱,那么遗嘱人必然已经详细了解遗嘱内容,并且该遗嘱表达了遗嘱人的真实意愿。因此,法院确认了打印遗嘱的效力。
与其他有效遗嘱一样,打印遗嘱也必须满足一般要求,例如明确表达意愿以及只能处分自己的合法财产等。同时,我们也劝告大家,在家庭财产发生纠纷时,应以亲情为重,冷静地解决纠纷。
二婚婚前买房一方去世后财产分割的问题。根据继承法,婚前购买的房屋属于个人财产,按照遗嘱或法定继承人继承。婚前个人房产的分割需考虑不同情况,如共同偿还贷款等。在离婚时,共同财产可协商或根据法院判决分配,而房屋产权以物权登记为准。
我国《信托法》中关于财产所有权归属问题的缺陷。该法在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信托立法时,规定委托人为信托财产的所有人,存在信托与委托难以区分的问题,且无法为遗嘱信托情形下信托财产所有权归属提供法律依据。信托财产归属问题是信托制度顺利实施的关键,因此需要
婚姻法中关于个人财产的规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一方的婚前财产、因身体受伤获得的费用、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的只归一方的财产以及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等都应作为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其他应归一方的财产也包括在范围内。例如,小李受赠的房产属于其个人财产
涉外继承的法律制度,包括涉外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法律适用问题。在涉外继承中,法律适用原则采取分割制,国际条约优先适用。在涉外遗嘱继承方面,我国尚未有明确规定,需分别分析适用各自的冲突规则,并借鉴各国立法实践。文章涉及立遗嘱人能力和遗嘱方式的法律适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