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调解。申请可以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进行。对于口头申请,调解组织应当立即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在调解劳动争议时,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耐心引导,并帮助双方达成协议。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应当在申请调解之日起三十日内结束调解。如果在期限内未能结束调解,则视为调解不成。
企业工会委员会参与企业的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包括派员参加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工会的参与有助于化解矛盾、增强团结、促进生产,以及维护稳定。
对于工伤待遇问题,企业与当事人经协商一致,签订了调解协议并已部分履行。调解协议的法律效力是主要争议焦点。目前的法律规定并没有明确规定当事人自行调解达成的协议的性质。参考最高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人民调解协议的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包含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当事人签字或盖章的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因此,当事人自行达成的调解协议也应具有合同效力。
在本案中,企业与邱某达成的工伤待遇协议并未违反强制性法规,因此是有效的合同。根据合同法的规定,经合法成立的合同对当事人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
我国现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的变化与规定。包括扩大受案范围以解决劳动者投诉无门问题,规定举证倒置情形以帮助劳动者迈过举证门槛,以及调解渠道的拓宽等。这些变化包括事业单位聘用制工作人员的纳入、用人单位应承担的举证责任和特殊调解协议可申请支付令等,旨在更好地
劳动纠纷调解的程序,包括调解申请、案件受理、调查、实施调解和调解协议的执行等步骤。双方当事人可以选择是否申请调解,调解委员会审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调查包括争议的事实、相关人员的态度和看法等。调解会议可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若无法达成协议则提出处理意见。最
工伤认定后,如果公司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劳动者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维权。首先可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尝试解决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功,劳动者可以向基层人民调解组织、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或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也不成功,劳动者可以向劳
没交社保劳动仲裁能要求其补缴未缴纳的时期的社保!比如2年没有交纳社保,可以仲裁补齐2年应该缴纳的社保。劳动监察部门也将会对企业的违法行为进行相应的处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