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1.《仲裁申请书》:申请人应当如实准确填写《仲裁申请书》,并提交两份给仲裁委,同时保留一份备份。
2.身份证明:如果申请人是劳动者,需提交本人身份证明的原件及复印件;如果申请人是用人单位,需提交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委托代理人身份证明、授权委托书等。
3.能够证明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相关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议)、解除或终止合同通知书、工资单(条)、社会保险缴费证明等材料及复印件。
4.被诉人身份证明材料:根据仲裁委的要求,申请人应当提交能够证明被诉人身份的相关材料。如果被申请人是用人单位,需提交其工商注册登记相关情况的证明;如果被申请人是劳动者,需提交其本人户口所在地、现居住地地址、联系电话等。
5.仲裁受理通知书:在决定受理案件后,仲裁委将通知申请人前往领取《案件受理通知书》,申请人需在收到通知后三日内前往仲裁委办理受理手续。
6.举证期限:经仲裁委批准受理的案件,当事人需在规定的举证期限内提供证据。若超过举证期限,将被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地域管辖是指不同地区同级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受理案件方面的分工。如果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不在同一个仲裁委员会管辖地区,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受理。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书的法律效力时间。调解书在当事人签收之日起生效,而裁决书则在送达后并不立即生效。当事人如对裁决书不服,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否则裁决书将产生法律效力。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生效时间有所不同。
某外资家庭用品公司一名女工与班长因工作安排问题发生争执并动手打架的情况。公司依据规章制度解除了双方的劳动合同,引发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仲裁中,双方就打架是否属于严重违纪、节假日加班费是否少付等问题展开辩论。最终,仲裁结果不支持申请人的赔偿金请求,支持被
劳动仲裁的受理条件,包括申诉人资格、争议类型、受案范围、申请程序、申请要求、时效条件以及申请材料要求等。劳动仲裁受理范围包括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多种劳动争议,如确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履行等争议。但不包括国家机关与其公务员之间的争议,这些属于人事争议
李某与劳服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李某在劳服公司工作期间,因工资福利待遇低及未参加社会保险等问题产生争议。案件分析涉及劳动仲裁时效和劳动保障监察时效的规定,以及不同观点对李某诉求的看法。最终,根据规定,李某的仲裁申请已超过时效,劳动仲裁和劳动监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