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差旅费属于劳动纠纷吗

差旅费属于劳动纠纷吗

时间:2020-05-2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642
在现实生活中,用人单位经常会要求职工到异地出差,而异地出差就会产生相应的费用,而这些费用不应该由职工承担,用人单位需要支付这些差旅费用,那么差旅费属于劳动纠纷吗?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一、差旅费是不是属于劳动纠纷

如果差旅费是职工依据实际支出进行报销的,所产生的纠纷就不属于劳动纠纷,如果是差旅补贴的,这些补贴计入工资总额,所产生的纠纷是劳动纠纷。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解决仲裁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差旅费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对于差旅费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内容,目前的会计准则、财务通则和税法均无具体规定,实务中更多参照的是《中央和国家机关差旅费管理办法》的规定:差旅费是指工作人员临时到常驻地以外地区公务出差所发生的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

因此,大多数企业在实务中差旅费具体包括的费用有一下几类:

1、交通费:出差途中的车票、船票、机票等;

2、车辆费用:如果是自带车辆,出差路上的油费、过路费、停车费等;

3、住宿费;

4、补助、补贴:误差补助、交通补贴等;

5、市内交通费:目的地的公交、出租等费用;

6、杂费:行李托运、订票费等

三、企业应该建立怎样差旅费报销(内控)制度

作为一个规范的企业应该建立健全差旅费报销制度或内控制度。没有报销制度的企业,作为财务负责人首要任务应该是建立健全制度。差旅费报销制度在网上也是很多的,自己没有能力起草的可以下载后结合企业实际进行修改。

作为差旅费报销制度,重点有几点应关注:

1、建立企业规范的补贴标准:按职位的不同,设置不同档次出差补贴标准;

2、建立企业规范的住宿标准:按职位的不同,设置不同住宿酒店的星级标准或住宿费报销标准(需要考虑地区差异);

3、建立企业规范的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重点在于限制乘坐头等舱、铁路软卧、高铁豪华商务座等。

4、建立企业出差的控制流程,从源头上控制差旅费,防止随意出差和假借出差之名办私事等。

5、建立企业的差旅费预支和报账流程,目的在于促进出差人员及时报账。

6、建立企业差旅费报销的处罚制度,对于在差旅费报销中有违纪违规的给予处罚的标准。

各企业的情况不一样,企业起草、审定、修改、颁布企业内部制度的流程也不一样,但是无论财务部门是否差旅费报销制度起草的牵头部门,都应积极参与其中,献言献策,使其符合企业内部控制的要求。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含义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相关内容。劳动福利待遇纠纷指的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因福利待遇问题产生的争议。福利待遇包括劳动条件待遇、社会保险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等。解决纠纷的方式通常首先是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仲裁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管辖依据

  •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基于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不同情境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所不同,包括约定履行期限、无履行期限、附条件或期限的债权请求权等。人身损害赔偿中,

  • 我市一家企业成功调解涉外劳动争议案件

    我市一家企业成功调解涉外劳动争议案件的情况。该企业面对涉及外籍员工的劳动争议,积极采取调解措施,通过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最终实现了双方的和解。这一案例展示了企业处理涉外劳动争议的智慧和能力,对于解决跨国企业劳动纠纷具有借鉴意义。

  •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劳动争议案件
  •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 提起劳动诉讼的条件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