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某于2010年9月1日到莱阳某调味品公司工作,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2014年4月7日,崔某在送货时刮碰到张某的货物,被张某砍伤,伤后崔某再未回单位工作。2014年5月8日,调味品公司将崔某辞退。崔某工作期间月工资为3160元。
2015年5月4日,崔某申诉至莱阳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请求裁决调味品公司支付经济补偿12400元、双倍工资34100元、停工留薪期工资9300元、赔偿金24800元、医疗费6860.87元。该仲裁委员会裁决,调味品公司支付崔某经济补偿金12400元,对其他仲裁请求不予支持。崔某和调味品公司均不服仲裁裁决,起诉至法院。
审判:
法院认为,崔某于2015年5月4日申请劳动仲裁时提出经济补偿金的主张,未超过仲裁时效,不违反法律规定,应予以支持。自2010年9月1日至2014年5月8日,崔某在该公司工作3年半多不足4年,崔某主张经济补偿金12400元,不超过法律规定,予以支持。崔某未经过工伤认定程序认定工伤,其主张停工留薪待遇及医疗费等工伤待遇,无法律依据,不予支持。崔某主张的双倍工资和赔偿金,已超过一年的仲裁时效,不予支持。
综上,原审法院判决:调味品公司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向崔某支付经济补偿金12400元。后调味品公司不服提出上诉,烟台中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基于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不同情境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所不同,包括约定履行期限、无履行期限、附条件或期限的债权请求权等。人身损害赔偿中,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企业裁减员工的条件及相关法律规定。企业需在满足一定条件并向工会或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后方可裁减人员。裁减员工时,应优先留用特定人员。同时,公司裁员需支付经济补偿金。修订草案扩大了工会会员身份的条件范围,保障农民工等特殊群体的合法权益。企业在招聘员工后应进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裁员条件包括用人单位濒临破产、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等情况下可以进行裁员,并需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困难企业标准。裁员程序包括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