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诉讼时效
时间:2024-10-21 浏览:1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的规定
1. 劳动仲裁申请时效
根据2008年5月1日前的《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提出劳动争议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六十日内作出。对于无异议的仲裁裁决,当事人必须履行。而根据2008年5月1日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如果一方向对方主张权利、请求权利救济或对方同意履行义务,将中断仲裁时效。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将中止。从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对于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关系,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限制。但是,如果劳动关系已经终止,劳动者必须在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
2.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分为普通时效和特殊时效。普通时效为两年。特殊时效方面,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情形的诉讼时效为一年。涉外货物买卖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仲裁的期限为四年。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最长的诉讼时效为二十年。具体来说,以下情况下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要求赔偿身体受到伤害的;- 出售未声明质量不合格商品的;- 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寄存财物被丢失或损毁的。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如果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予保护。在特殊情况下,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如果当事人自愿履行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不受诉讼时效限制。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由于不可抗力或其他障碍无法行使请求权利,诉讼时效将中止。从中止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诉讼时效可以因提起诉讼、一方当事人提出要求或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对于按小时计算期间的规定,从规定时开始计算。对于按日、月、年计算期间的规定,开始当天不计入,从下一天开始计算。如果期间的最后一天是星期日或其他法定休假日,以休假日的次日为期间的最后一天。期间的最后一天的截止时间为二十四点。如果有业务时间,截止时间为停止业务活动的时间。
相关法律知识
根据我国劳动法第七十九条规定,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如果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一方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既不起诉又不履行仲裁裁决,另一方当事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适用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数额较小的经济债务等纠纷的解决方法
解决多种纠纷的方法。对于婚姻家庭、邻里纠纷及小额经济债务等,可采用亲劝法,通过亲朋好友的劝说达到解决效果;对于邻里间的堵路、用水等纠纷,可用亲身体验法,让当事人现场感受问题的严重性。联合调解法适用于影响广泛、涉及多领域的群体纠纷;急事急办法则用于时间
-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
劳动纠纷的法律援助相关事宜。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经济困难的劳动纠纷当事人可申请法律援助,包括请求国家赔偿、社会保险待遇等事项。中国的法律援助制度旨在保障公民合法权益和司法公正。劳动争议的产生源于劳动权利和义务的不规范行为,以及市场经济下劳动关系主体的利
-
差旅费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差旅费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取决于其性质。差旅费包括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和市内交通费等。企业应建立规范的差旅费报销制度,包括补贴标准、住宿标准、出行交通工具乘坐标准等,以控制差旅费用,防止违规行为。
-
拖欠农民工工资之后的经济补偿方式
拖欠农民工工资后相关的经济补偿方式和法律手段。当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时,劳动行政部门可责令其支付劳动报酬和经济补偿等,并支付赔偿金。劳动者可通过法律途径维权,如调解协议达成后用人单位未履行,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发出支付令或执行裁决。
-
劳动仲裁仲裁时效的详细解析
-
申请仲裁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
劳动纠纷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