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诉讼 > 劳动纠纷延长了仲裁时效

劳动纠纷延长了仲裁时效

时间:2024-11-09 浏览:33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839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延长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必须在1年内提出仲裁申请,该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一审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修改

2007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了一审。草案第二十三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六个月。然而,一些常委会委员和地方提出,许多农民工的劳动报酬大多在年底才结算,一些劳动者可能因为维持劳动关系而不敢主张权利,六个月的仲裁时效期间过短,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二审延长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

2007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二审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草案,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由六个月延长为一年。全国人大法律委经同财经委和国务院法制办、劳动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研究,建议适当延长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并增加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通过和实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于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并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旨在解决劳动争议案件诉讼程序复杂、时间过长的问题,将诉讼时效延长为一年,对劳动者来说是利好消息。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

根据现行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必须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裁决一般应在收到仲裁申请的60日内作出。对仲裁裁决无异议的,当事人必须履行。而“劳动争议发生之日”的具体含义容易引起争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将其解释为“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

延长仲裁时效期间的原因和具体规定

尽管最初将仲裁申请期限限定为60日是为了尽快解决劳动争议,但在实践中,时效太短往往导致劳动者失去法律救济的机会,不利于保护劳动者的权益。现行的仲裁时效限制使许多劳动者不得不放弃仲裁途径,多年前被拖欠的劳动报酬往往难以追回。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法将仲裁时效从“60日”延长到“一年”,并具体规定了以下内容:

1. 将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延长至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可以提起仲裁申请。

2. 规定了仲裁时效中断制度。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如果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为期一年的仲裁时效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3. 规定了仲裁时效中止制度。在仲裁时效期间内,如果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为期一年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4. 对于劳动者追索劳动报酬的劳动争议,其仲裁时效不受“一年”的限制,即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追讨拖欠的工资不受仲裁时效的限制。然而,当劳动关系终止后,劳动者如果要追索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劳动报酬,则必须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仲裁申请。因此,从2008年5月1日起,只要劳动者没有离开用人单位,双方劳动关系存续,即使是10年前单位拖欠的工资也可以通过仲裁追回。然而,该法对于2008年5月1日之前的类似争议是否具有追溯力,还需要其他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明确。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一般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为三年,特殊情况下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起算基于权利主体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的那一天。不同情境下,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有所不同,包括约定履行期限、无履行期限、附条件或期限的债权请求权等。人身损害赔偿中,

  •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及企业减少劳动纠纷的措施。包括劳动纠纷的登记和仲裁程序、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文化手段等方面的内容。企业应采取多种方式预防和处理劳动纠纷,降低风险并保障企业的正常运转。

  •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劳动争议案件

    崔某与莱阳某调味品公司之间的劳动争议案件。崔某在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在公司工作,后因工作事故受伤并遭到解雇。崔某提出多项仲裁请求,包括经济补偿金、双倍工资等。经过仲裁和法院审理,最终判决调味品公司支付崔某经济补偿金12400元,其他请求因超过仲裁时

  •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婚姻法的司法解释,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已办理结婚登记但未共同生活、彩礼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等情形下,彩礼的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同时,根据民法总则规定,诉讼时效中止的情形包括不可抗力、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

  • 提起劳动诉讼的条件
  • 申请仲裁的程序是怎么样的
  • 劳动纠纷延长了仲裁时效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