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动争议处理 > 缩短工作时间制是什么

缩短工作时间制是什么

时间:2024-04-15 浏览:29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76969

非全日制用工的法律意义和规定

非全日制用工的定义和工作时间限制

非全日制用工是指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工作,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并以小时计酬为主的用工形式。

非全日制用工的工资标准

在非全日制用工情况下,用人单位按双方约定的工资标准支付给非全日制劳动者工资,但不得低于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当地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包括用人单位为其交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基本医疗保险费。工资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非全日制用工的重要意义

适应企业降低成本和推进灵活用工

非全日制劳动是灵活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用工需求取决于生产经营的客观需要。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需要降低人工成本。非全日制用工的人工成本明显低于全日制用工,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非全日制用工等灵活用工形式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

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

在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情况下,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面临就业竞争压力较大。非全日制劳动在促进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再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和减少失业现象

在劳动力过剩、劳动力供求关系失衡、就业机会短缺的背景下,企业实行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可以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失衡的矛盾,并为广大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招用非全日制职工,企业可以在人力资源需求总量不变的情况下,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法诉讼时效问题

    劳动法诉讼时效的相关问题。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15天内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解决途径包括协商、仲裁和诉讼。此外,劳动争议的仲裁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公司注销劳动争议怎么解决

    公司注销劳动争议的解决方法。当公司被撤销时,劳动者在劳动争议中可以向股东追责,同时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进行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另外,服刑人员参与劳动改造没有工资,但可获得报酬。关于劳动官司一审的判决时间,民事诉讼一般六个月内

  •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

    劳动争议处理的基本程序和机构以及具体的处理方式。在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应首先尝试协商调解,如无果则可以考虑向劳动监督管理机构投诉、提交劳动仲裁或向法院提起诉讼。处理方式包括向劳动监督管理执法大队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和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者如有欠条等相

  • 劳动争议找个律师大概要多少钱

    劳动争议律师费用的计算方式。律师服务收费主要依据诉讼标的额规模设定,涉及财产分配等事宜的收费根据不同金额范围有不同的比例。同时,律师事务所和当事人可协商采用风险代理方式,最高收费额度不超过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费用仅指律师代理费,

  • 实习生个人劳动争议案件请律师要多少钱
  • 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途径包括哪些?
  • 我的中介不给我差价怎么办,我只有聊天记录,去劳动局投诉有用吗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