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单位如欲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必须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经过审批同意后方可实施。因此,备案手续是不可或缺的。签订不定时工作制或综合工时计算制时,应编写申请报告并填写申请表,同时要求劳动者本人签字确认(通常劳动部门会提供固定格式)。申请提交后,劳动部门会进行实地核查。
不定时工时是指针对特定生产特点、工作需求或职责范围,无法按照标准工作时间衡量或需要灵活安排工作时间的职工所采用的工时制度。在实行不定时工时制度的情况下,劳动者不享受加班工资的规定,即劳动者在工作日延长加班、休息日加班或法定节假日加班时,用人单位无需支付加班工资。
要实行不定时工作制,需满足以下要件:
第一,劳资双方需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如果仅在劳动合同中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未获得劳动行政部门的行政审批,用人单位无法对劳动者实施不定时工作制。然而,如果劳动者所在岗位已获得劳动行政部门关于不定时工作制的批复,而劳动合同中约定实行标准工时制,那么应视为实行标准工时制,不能因获得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复而认定为实行不定时工作制。
第二,实际上已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工作时间是客观实际,即使存在约定也不能与客观实际相悖。如果获得劳动行政部门的批准并约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但实际上未实施,应按照实际执行的工时制度计算工资标准。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劳务协议的详细内容。协议包括期限、劳务内容、劳务要求、劳务时间、劳务报酬及福利、协议的解除与终止以及其他注意事项。乙方需按照甲方要求尽职尽责,遵守国家各项法律规定和公司规章制度。协议内容包括不定时工作制、劳务报酬、福利待遇等。任何一方有权提前解除协议
不定时工作制的适用对象,主要包括企业中的高级管理人员、外勤人员、推销人员、部分值班人员以及其他因工作特点无法按标准工作时间衡量的职工。此外,长途运输人员、出租汽车司机等需机动作业的职工也适用不定时工作制。同时,虽然不定时工作制没有固定的上下班时间,但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包括病假、年休假及相关福利待遇。不同工作年限的公务员享受不同天数的年休假,假期需在同一年内使用,可集中或分段安排。公务员在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也有明确规定,病休期间超过六个月的时间不计入连续工龄。不享受年休假待遇的情况包括考核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