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的特征是什么
时间:2024-08-16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劳动争议在实践中是经常发生的,劳动争议是由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劳动过程中出现纠纷造成的,而劳动争议是可以通过调解和仲裁的方式解决的,那么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的特征是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的特征
1. 调解机构为社会组织
劳动争议基层调解是一种民间调解形式,其调解机构并非国家机关,而是社会组织。这意味着调解活动更加灵活,不受固定程序和形式的约束。
2. 调解活动具有任意性
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的特点之一是其调解活动具有任意性。调解员可以根据道德规范和社会习惯作为调解的依据,从而更好地促使双方达成协议。
3. 调解书具有合同性质
与官方调解相比,劳动争议基层调解的调解书仅具有合同性质,不具备强制执行的效力。这意味着调解书的内容需要双方自愿接受,并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达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的规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的调解员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热心调解工作;- 具有一定的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文化水平;- 成年公民。当事人可以通过书面申请或口头申请的方式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对于口头申请,调解组织应当当场记录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申请调解的争议事项、理由和时间。在调解劳动争议过程中,调解员应当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对事实和理由的陈述,并耐心疏导,帮助双方达成协议。这有助于在相互谅解的基础上解决劳动争议。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纠纷调解的相关法律规定
我国劳动纠纷调解的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在发生劳动纠纷时,可以选择人民调解委员会和劳动调解仲裁机构进行调解。调解机构包括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等。调解员应当具备公道正派、联系群众等条件,并且年满十八周岁。通过这些法律规定,促进劳动纠纷
-
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天数的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
劳动争议的受理问题
劳动争议的受理问题。劳动争议的受理与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及争议是否属于劳动争议范围相关,即使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的形式缺陷,劳动争议处理机构仍应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组成包括劳动行政、工会和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的代表,负责调解或裁决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自愿提
-
女职工怀孕后又发生流产,劳动合同到期该如何处理?
女职工怀孕后发生流产,劳动合同到期时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曹小姐与公司签订了顺延协议书,但她在合同到期前流产。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8月31日终
-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
-
劳动争议管辖权的确定
-
如何申请工伤赔偿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