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年假补偿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2023-11-06 浏览:2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劳动者连续工作满一年的,劳动者是享有一定年假的,而劳动者休年假的时候,用人单位是需要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那么法定年假补偿是如何规定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法定年假补偿规定
用人单位未安排职工休假的补偿
根据国务院《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用人单位应根据具体生产和工作情况,以及职工个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年休假可以集中安排或分段安排,但一般不跨年度安排。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和工作特点确有必要跨年度安排年休假,可以跨1个年度安排。如果用人单位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职工休年假,经职工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假。
未安排年休假补偿
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十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休假或者安排的年休假天数少于应休年休假天数,应当在本年度内按照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这其中包含用人单位支付职工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如果用人单位安排了职工休年休假,但职工因个人原因且书面提出不休年休假,用人单位可以只支付其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收入。
带薪年休假(年休假)的概述
带薪年休假是指劳动者在连续工作一年以上后,享受一定时间的带薪假期。中国劳动法对带薪年休假做出了原则性规定,但没有具体规定休假时间和操作办法,而是委托国务院制定相应具体办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为职工带薪年休假提供了法律保障。
年休假的具体规定
根据《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的规定:-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享有5天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享有10天年休假;- 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享有15天年休假。国家法定的休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需要明确的是,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指的是个人累计的工作年限,而不仅仅考虑在一家单位的工作年限。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非因工负伤的病假天数的规定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的规定》中的医疗期定义及病假天数的规定。根据工作年限,病假的医疗期最高可达24个月,对于特殊疾病可以适当延长。同时,文章还介绍了病假工资的计算原则,包括短期病假工资和连续病假工资的计算方法和系数。
-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
公务员的休假期规定,包括病假、年休假及相关福利待遇。不同工作年限的公务员享受不同天数的年休假,假期需在同一年内使用,可集中或分段安排。公务员在病假期间的生活待遇也有明确规定,病休期间超过六个月的时间不计入连续工龄。不享受年休假待遇的情况包括考核不合格
-
劳动法 年假
根据《办法》,用人单位应根据工作情况和职工意愿,合理安排年休假。如果因工作需要无法安排或跨年度安排年休假,必须得到职工同意。对于不休或少休年休假的职工,用人单位应按照其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包括正常工作期间的工资。如果职工因个人
-
劳动法年假制度的详解
劳动法年假制度: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等单位的职工连续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职工在年休假期间享受与正常工作期间相同的工资收入。《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三条 规定,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休假期限。
-
劳动法年假制度的详解
-
了解劳动法中年假规定的重要性
-
工龄年假新入职员工可以享受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