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孤证是指需要认定的案件事实只有一个孤立单独的证据材料,并且没有可以证明该证据真实性的其他材料佐证的证据。根据法释〔2001〕33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孤证很难作为认定相关事实的依据。
为保护诉讼当事人的权利,防止案件事实的误认,出现孤证时一般需要进行证据补强。证据补强是指要求有其他证据予以证实,才能将证据作为定案根据。根据法释〔2001〕33号第六十九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在本案中,是否需要对孤证李某证人证言进行证据补强呢?根据法释〔2001〕14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虽然被申请人提供了考勤表和工作安排表来证明其依法解除与王某劳动关系的事实,但这些证据是被申请人单方面制作的,没有其他证据相互印证。相比之下,证人李某是保安工作职责的主要实践人,能够证明王某并不负责停车场区域安保工作的事实。虽然李某是被申请人的员工,但从利害关系的角度看,李某与被申请人的利害关系显然大于与同事的利害关系。因此,李某的证人证言具有可信性,为有效举证。相比之下,考勤表和工作安排表的证明力较低。根据证据优势规则,考勤表和工作安排表不足以否定李某的证人证言。因此,本案不需要证据补强,可以直接认定该孤证的证明力。
实践中,如果只从证据的数量出发,不加区分地限制一切孤立证据的证明力,违背了诉讼证明的规律,缺乏普适性。事实上,“孤证不能定案”并非诉讼的一般原则,从来就没有法律意义上的严格约束力。因此,孤证定案不仅适用于部分案件事实,也适用于全案。
我国法律中关于回避制度的适用范围,包括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等。虽然我国法律没有设定证人回避制度,但证人与当事人或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时,其证言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当事人有权要求审判人员回避,并依法追究审判人员接受请客送
购车者遇到套路贷时应采取的法律措施。套路贷是一种诈骗行为,购车者应向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利和义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或举报犯罪事实。在套路贷刑事案件中,主犯和从犯的认定有明确规定,多人共同实施套路贷犯
董某强制医疗案的代理意见。董某因患有精神分裂症并在发病期间实施暴力行为,被指定为强制医疗的被申请人。根据法律规定和案件事实,代理人认为公诉机关对董某的认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同意依法对其进行强制医疗,以保护其合法权益,帮助其恢复健康。
违纪事实认定的依据及程序。依据包括法律法规、党内法规、党章等,程序规定根据《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审理党员违纪案件工作程序的规定》进行。同时,容错纠错机制的存在会影响轻微违纪行为性质的认定。建议完善《监督执纪工作规则(试行)》以体现党内审查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