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除是指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开除的主要依据是劳动者严重违法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在给予开除处分的同时,劳动合同也会被解除。用人单位在开除劳动者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金。然而,如果劳动者的行为给用人单位造成了损失,劳动者还需要向用人单位支付赔偿金。
劝退一词字面意义上表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劝退的目的是让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这样用人单位可以规避支付经济补偿金的责任。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对不同情况下的经济补偿金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根据该办法,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的标准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情况:
(1) 违反《劳动法》和合同约定,克扣拖欠工资,拒不支付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或支付低于当地工资标准的工资报酬的,用人单位应该额外支付工资报酬和低于部分25%的经济补偿金。
(2) 对因劳动者患病、非工负伤或不能胜任工作而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并且还应支付不低于六个月工资的医疗补助费。对于患重病和绝症者,用人单位还应增加医疗补助费,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50%(对于患病症增加部分不低于医疗补助费的100%)。
(3) 对于双方经协商一致,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或者劳动者经过培训或调换工作岗位后仍不能胜任,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然而,如果劳动者的工资高于社平三倍,最多只需支付12个月的经济补偿金。
(4) 对于因劳动合同订立时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双方经协商无法达成变更合同的协议,用人单位解除合同的情况,或者用人单位在破产法定整顿期间或生产经营状况严重困难时必须裁减人员的情况,用人单位应根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相当于一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金。这种情况下,没有经济补偿金支付的12个月限制。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不上班了但未解除合同是否可以拿到工资的情况,以及不上班也有工资的特殊场景。包括法定节假日、带薪年休假、婚丧假、女职工保胎、产假、哺乳等以及男职工护理假等情况。在这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不上班也可以获得工资。
辞退、辞职和开除是不同的概念。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可以是用人单位违反法律和合同约定,也可以是员工违反法律和公司规定。辞退的原因可以是公司原因或个人原因。辞职是员工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的行为,可以是预告解除或即时解除,不需要用人单位同意
开除是对犯错误职工作出的一种最严厉的行政处分形式,适用于严重违法乱纪的职工。开除处分的处理时限为从证实职工犯错误之日起,5个月之内审批完毕。除名是用人单位提出与无正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