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的民航总局政策,航空公司必须对航班延误进行补偿,以保证乘客能够获得应有的补偿。此前的补偿指导意见并非硬性规定,导致乘客经常无法获得应有的补偿而投诉。
《国内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航班延误给予旅客经济补偿》政策于今年7月发布,旨在解决乘客在航班延误情况下无法获得补偿的问题。此政策已在北京首都机场试行数月,并于本月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在此之前,民航总局于2004年发布了《国内航空公司航班延误补偿意见》,对各航空公司根据自身情况制定补偿标准进行指导。然而,由于该意见并非硬性规定,一些航空公司在执行时有所打折扣。
根据《延误补偿》要求,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的航班延误必须给予乘客补偿。补偿标准分为两种情况:4小时至8小时延误和8小时以上延误。具体补偿金额在100元至200元之间,各航空公司可根据自身经济实力确定补偿标准。例如,4小时至8小时延误可以补偿100元、150元甚至200元,而8小时以上延误的补偿金额不得超过200元。
2004年7月1日,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了《航班延误经济补偿指导意见》。根据该意见,如果航空公司因自身原因造成长时间延误,乘客将获得相应的经济补偿。该意见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延误4小时以上、8小时以内的补偿标准以及延误超过8小时的补偿标准。航空公司可以通过现金、购票优惠券和返还里程等方式进行补偿。为避免造成新的延误,经济补偿一般不会在机场现场进行,航空公司可以通过登记、信函等方式进行补偿。机场应制止旅客采取过激方式影响航班正常运行,如“罢乘”和“占机”。具体补偿标准和方案由各航空公司自行制定。根据民航总局的计划,2004年国内所有航空公司都将制定并公布《旅客服务承诺》,其中包括航班延误补偿的具体标准和办法。
2010年,中航协向航空公司下发了《航空运输服务质量不正常航班承运人服务和补偿规范(试行)》,提出了新的补偿标准。
《航空运输服务质量不正常航班承运人服务和补偿规范(试行)》适用于国内运输过程中的不正常航班旅客服务,包括信息提供、航班服务、客票的退、改、签以及补偿等。补偿分为非承运人原因和承运人原因。前者包括天气、突发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检、旅客或公共安全等原因;后者包括航班计划、机务原因、航班调配、运输服务、机组等原因。
航班延误或取消的赔偿标准及相关问题。航空客运合同法律关系没有明确的赔偿标准,但航班延误被视为航空公司的违约行为。承运人有及时告知和安排改乘或退票的义务。机坪延误超过2小时需提供饮食。航空公司原因引起的延误需提供服务,非航空公司原因导致的延误费用由旅客
飞机延误险的索赔条件和赔偿方式。被保险人可在恶劣天气或自然灾害导致飞机延误,且延误一定小时数后提出索赔,需准备飞机延误证明、飞机票、登机牌和身份证复印件等材料。选择中国平安的飞机延误险可网上索赔,简化手续。航班延误险是一种商业保险,当航班延误超过2小
建筑工程保险的保险期限的确定方式,包括保险合同的必要内容、建筑工程意外险的基本常识等。保险期限应由投保人与保险人协商确定,并在书面保险合同中明确载明。同时,建筑工程意外险的保险期限通常为工程开工到验收合格之日,费用由施工企业承担。投保方式多样,办理时
诉讼财产保全责任险的保险责任及其相关问题。该保险指在民事诉讼中,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前支付保费,若因保全错误导致被申请人损失,保险人将承担判决认定的损失赔偿责任。保险标的为保全错误情况下的赔偿责任,不包括其他纠纷导致的责任或损失与保全错误无因果关系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