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用他人身份证入职属于欺诈行为,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劳动合同在这种情况下是无效的。然而,由于该员工提供了劳动,公司仍然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支付相应的工资。尽管劳动者欺骗了公司,公司有权辞退该员工,但是由于劳动者已经付出了劳动,公司也从中受益,因此应该结清工资,并在解除劳动合同的当天支付工资。
不论是否签订了劳动合同,只要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劳动者付出了劳动并创造了价值,就应该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工资。即使只是在正式公司工作了3天,公司也应该结清员工的工资。
如果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局监察大队投诉,劳动局会责令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果协调无果,劳动者还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来解决工资纠纷。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第二十六条:以下情况下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对于劳动合同的无效或部分无效有争议的情况,应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人民法院进行确认。
第八十五条:如果用人单位存在以下情形之一,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经济补偿;如果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应支付差额部分;如果逾期不支付,用人单位应按应付金额的百分之五十至百分之一百之间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待遇应通过书面协议进行,工资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能随意变更。公司调整工资不一定违法,但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违法。因劳动者拒绝签字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补偿金,但实际操作中存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介绍了压低工资的时间成本和约束、工资的定义和类型,以及投诉公司不发工资的方法和劳动者在维权中的注意事项。公司为了节省时间和进行员工约束可能会压低工资,而劳动者可以通过确认劳动关系、协商要求补发工资、投诉劳动局或劳动仲裁委以及提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