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劳动法》相关规定,对于安排劳动者在日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情况,雇主应支付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的150%作为加班工资。
如果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雇主应安排同等时间的补休。如果无法安排补休,则应支付不低于日或小时工资基数的200%作为加班工资。
对于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的情况,加班工资应按照不低于日或小时工资基数的300%进行支付。目前,法定节假日共有11天。劳动者在法定节假日当日加班除了当日工资外,还可获得不低于日或小时工资基数的300%的加班工资。但是,根据相关规定,采用“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劳动者和“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的劳动者的加班费计算方法与此不同。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企业在将劳动者的月工资折算为日工资时,应按照月计薪天数进行折算。月计薪天数的计算公式为: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其中104天为法定休息日和法定节假日的总天数。
此外,还存在两种特殊的加班工资计算方法。一种情况是,企业因工作性质需要采取集中上班、集中休息的方式,并经劳保部门批准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应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工作时间计算工资。如果劳动者的总实际工作时间超过总标准工作时间,超出部分应视为延长工作时间,并支付不低于小时工资基数150%的加班工资。此外,如果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应支付不低于日或小时工资基数300%的加班工资。
另一种情况是,经劳动保障部门批准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岗位”的劳动者,可以在明确工作量的前提下自主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因此,用人单位不需要支付加班工资给这类劳动者。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公司延长工作时间超过36小时的补偿方式和相关法律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对于超出规定延长的工作时间,公司应按照补偿标准支付劳动者加班工资。同时,劳动部门有权对违规用人单位进行处罚。延长工作时间的条件包括生产经营需要、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等,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变更待遇应通过书面协议进行,工资是劳动合同的必备条款,不能随意变更。公司调整工资不一定违法,但如果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则违法。因劳动者拒绝签字而被解雇,劳动者有权要求劳动补偿金,但实际操作中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