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班工资是指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从事劳动所获得的报酬,不属于最低工资的范畴。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第十三条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照150%、200%、300%的比例支付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劳动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的明确规定,如果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企业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履行了正常劳动义务的前提下,由所在单位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但不包括加班工资、特殊劳动条件下的津贴、国家规定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待遇。
根据《企业最低工资规定》第十七条的规定,中班、夜班、高温、低温、井下、有毒有害等特殊工作环境条件下的津贴属于特殊劳动条件下的津贴。这些津贴是用于补偿劳动者在特殊工作环境下的劳动所带来的额外风险和不便。
此外,根据原劳动部《关于实施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通知》(劳部发〔1994〕409号)的规定,用人单位通过补贴伙食、住房等非货币形式支付给劳动者的收入也不计入最低工资标准。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补偿权益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公司被收购后员工的劳动合同不受影响,不需要支付补偿。但如果涉及裁员,员工有权要求经济赔偿金,赔偿标准按工作年限计算。若新公司要求重新计算工龄并终止劳动合同,员工可要求相应经济补偿。整体而言,公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但在特殊情况下,根据特殊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经营实际需要且劳动者自愿的前提下,可以收取“风险抵押金”。同时,单位也无权扣押员工的人事档案,应通过法律手段解决劳动争
关于劳动者年休假的相关问题。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者的年休假是基于累计工作时间来计算的,即使在当前公司工作不满一年,只要累计工作时间达到,就有权利享受年休假。年休假的计算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累计工作时间、法定节假日和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以及跳槽人员的年
关于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详细解释了劳动报酬的定义、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数额较大的界定、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形、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以及情节轻微的处理。文章旨在为相关司法实践提供明确的法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