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对下岗职工管理有何规定
时间:2024-06-11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国家对下岗职工管理的法律规定
一、下岗职工的定义
根据1998年8月3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经贸委、财政部、教育部、国家统计局和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的《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管理和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有关问题的通知》,国有企业下岗职工指的是以下人员:1. 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前参加工作的国有企业的正式职工(不包括从农村招收的临时合同工);2. 实行劳动合同制以后参加工作合同期未满的合同制职工,因企业生产经营等原因而下岗,但尚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没有在社会上找到其他工作的人员。
二、下岗职工的安排程序
《通知》对企业安排职工下岗的程序作了以下规定:1. 在企业领导集体研究的基础上,至少提前15日向工会或者职代会说明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职工下岗分流的意见。2. 制定职工下岗及再就业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拟安排下岗的人员、实施步骤、建立再就业服务中心及促进再就业的措施,并征求工会或职代会的意见,做好宣传和准备工作,同时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不组建再就业服务中心,不得安排职工下岗。3. 由企业填报《职工下岗登记表》。内容包括:职工基本情况、企业工会或职代会意见,报送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或其委托的企业主管部门,由其核实、认定并备案。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企业在裁员中的法律义务
企业在裁员过程中的法律义务和对特殊群体的保护。企业裁员需遵循《劳动法》规定,不得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除非符合特定情形。制定裁员方案需提前向职工说明并征求意见。裁员属于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行为,应给予被裁员工一定的经济补偿。补偿标准和医疗补助费有一定规定
-
年终奖基数的确定
公司如何确定年终奖基数的问题。文章指出,年终奖的计算方式和意义应被正确认识,作为正向激励导向的部分,不应被视为成本或负担。企业应通过制定年度激励计划来激励员工,从年度绩效目标入手,核算出合理的激励计划。年终奖金应适当平均化并与员工沟通。此外,需要区分
-
严重失职的情况的法律判定标准
严重失职的法律判定标准以及处理方式。劳动者在履行劳动合同期间因严重失职导致用人单位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受到法律关注。以案例说明,单位依据合法的规章制度解除严重违纪员工的劳动合同关系。仲裁过程中,单位提供的经员工签字认可的《员工手册》成为判定员工是否严重
-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
经济性裁员的条件和程序。裁员条件包括用人单位濒临破产、生产经营严重困难等情况下可以进行裁员,并需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困难企业标准。裁员程序包括提前向工会或全体职工说明情况、提出裁减人员方案、征求意见、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公布方案并支付经济补偿金等步骤。
-
企业变相降工资是否构成解除合同
-
为何公司会压低工资
-
公司劝退是否有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