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两次,能否索赔两次
时间:2024-12-25 浏览:34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工伤认定两次能索赔两次吗
一、工伤认定两次能否重复索赔
过去几十年里,一名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腰部挫伤,经鉴定为8级伤残。在获得相应补偿后,他与雇主解除了劳动关系。十年后,劳动者重新对伤残等级进行鉴定,结果伤残等级从8级降至6级,并再次提起诉讼要求赔偿。然而,这一次法院没有支持他的诉求。据了解,当时周某在工作中腰部受伤,被送往医院诊断为L2轻度压缩骨折。经鉴定,周某的伤残等级为8级。随后,周某通过诉讼与雇主解除了劳动关系,并获得了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医疗费、一次性工伤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就业补助金等共计1.8万余元。2012年5月,周某申请重新鉴定自己的伤残等级。同年9月,再次鉴定结论认定周某的伤残等级为6级。因此,周某再次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原雇主赔偿医疗补助金、就业补助金等共计18.7万元。一审法院支持了周某的诉求。然而,原雇主不服,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某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后认为,一审法院适用法律错误,终审改判,驳回了员工要求原雇主补偿工伤保险待遇差额的诉讼请求。
伤情复查以劳动关系存续为前提
法院二审认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是工伤职工一次性享受工伤保险长期待遇的基本条件。由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与工伤保险待遇紧密相关,如果劳动者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后仍可以进行劳动能力复查鉴定,那么劳动者的工伤保险待遇将永远处于一种变化的不稳定状态。这与劳动者通过解除劳动关系或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并获得一次性工伤保险待遇的立法目的相悖。因此,法院驳回了周某的诉讼请求。某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庭长宋某进一步解释称,《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权应以工伤职工与原雇主尚保留劳动关系为前提。而在本案中,周某在10年前就已与原雇主解除了劳动关系,并领取了相应的工伤保险待遇,因此不能再进行劳动能力复查鉴定。此外,周某与雇主解除劳动关系后,雇主也未对其进行劳动管理,无法确定其伤情变化与原工伤事故之间是否有关联。即使鉴定机构作出了复查鉴定结论,也不应主张其工伤保险待遇差额。宋某还提示,如果工伤职工准备在工作中遭受意外伤害或职业危害引起职业病后与雇主解除劳动关系并一次性领取工伤保险待遇,需要特别慎重。劳动能力复查鉴定应在劳动能力鉴定一年后进行,并且是在保留劳动关系的前提下进行。因此,建议劳动者在病情稳定且伤残等级不会再发生变化之后再解除劳动关系。否则,如果在解除劳动关系后伤残等级提高,也不能再次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差额。
二、重新鉴定要遵循的原则
由于行政鉴定结论具有一定的行政性质,当事人对行政鉴定有异议并要求重新鉴定时,应慎重处理,可遵循以下原则:(1)如果当事人对行政机关根据行政鉴定结论作出的行政处罚有异议,应告知当事人通过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解决。(2)当事人只对鉴定结论有异议并要求重新鉴定时,应分两种情况处理:①鉴定结论认定药品、产品、工程等存在质量问题,当事人对此有异议,认为没有质量问题并要求重新鉴定的,如果经审查鉴定不存在瑕疵情形,一般不予准许;②鉴定结论认定药品、产品、工程等无质量问题,当事人对此有异议,认为存在质量问题并要求重新鉴定的,不管鉴定是否存在瑕疵情形,一般应准许。(3)对于准许重新鉴定的情况,应委托具备鉴定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三、工伤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
1.工伤人员停工留薪期间,原工资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2.停工留薪期间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3.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照工伤保险条例享受伤残等级待遇。4.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间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承担费用。5.工伤职工已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6.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或生活部分不能自理三个不同等级支付,标准分别为本市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30%。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级工伤鉴定等级标准内容
工伤鉴定中的一级伤残等级标准,详细列举了各项评估指标及其具体内容,包括智能损伤、肢体瘫痪、运动障碍、面部毁容、瘢痕形成等身体部位的功能受损情况以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等方面的严重损伤。这些标准对于评估工伤等级具有重要意义。
-
涉外劳务派遣工伤处理方法
涉外劳务派遣工伤处理方法。对于未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被派遣出境工作,应依据前往国家或地区的法律参加当地工伤保险。劳务派遣单位需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并与用工单位约定补偿办法。被派遣劳动者在申请职业病诊断、鉴定时,用工单位应负责协助。工伤认定申请需在规定时限
-
工伤认定的时限
关于工伤认定的时限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职工发生事故或职业病后,单位应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由单位承担期间发生的工伤待遇和相关费用。特殊情况可延长申请时限。未按时申请,职工及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因公出差引发交通事故,如何撰写工伤申请书
因公出差引发的交通事故中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申请人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事故的时间地点及受伤情况,同时需要附上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受伤者的身份证、病历报告等。此外,申请人还需提交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等相关文件。最后,
-
个体经营者员工工伤赔偿问题的法律处理
-
原告王XX与被告宝鸡某路桥公司之间的劳动纠纷案件
-
工伤鉴定后还能做工伤康复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