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遇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中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对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发生争议,并且正在按照法定程序处理中,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中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发出《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若需要有关部门对相应事故的结论作为工伤认定的依据,但是有关部门尚未作出结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中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发出《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若由于其他不可抗力原因,导致工伤认定决定难以作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中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发出《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根据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需要中止工伤认定的情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中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发出《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
工伤认定中止的情形消失或申请人提供新的证据后,恢复工伤认定程序。工伤认定中止的时间不计算在工伤认定的时限内。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对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终止工伤认定,并向申请人出具《工伤认定终止通知书》。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申请人应提交个人的工伤认定申请书。
申请人需提供受伤害职工的有效身份证明。
申请人需提供文本复印件或者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
若由用人单位提供事故调查报告书,则申请人无需再提供。
申请人需提供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
申请人需提供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初诊病历、住院病历,若属于职业病,则需提供合法有效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鉴定书。
申请人需提供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
属于下列情形之一的,还应当提供以下相关证明材料: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本人则有一年时间。超过时限将不再受理。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救济。申请人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及相关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同时,也介绍了保险法的概念和作用,它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建筑工地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救治受伤员工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排查和事故报告。根据相关法规,事故现场人员需及时报告,而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时申请,相关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介绍了工伤认定的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