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后需要哪些流程
时间:2024-08-27 浏览:31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工伤认定是劳动者受伤后要及时申请的事情,只有进行了工伤认定之后,才能够得到工伤保险的理赔。当然工伤认定是第一步,认定之后还有其他的事情需要人们去做。那么,工伤认定后需要哪些流程?手心律师网小编给你提供一些意见。
工伤认定后的流程及相关费用支付
员工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当员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时,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申请,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能力鉴定
完成工伤认定后,员工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员工可以向所在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有关职工工伤医疗的资料。劳动能力鉴定的目的是判定员工的伤残等级。
工伤待遇审核
员工或用人单位根据医院的治疗发票、工伤认定书、劳动能力鉴定书等相关资料,向社保中心申请工伤待遇审核。审核通过后,员工将获得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用和伤残补助费用。
解除劳动关系的情况
如果员工需要解除劳动关系,伤残员工可以享受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和一次性医疗补助金的待遇。
费用支付
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因工伤发生的医疗费用、康复费用、住院伙食补助费、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生活护理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一次性医疗补助金、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以及劳动能力鉴定费,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而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五级和六级伤残职工的伤残津贴以及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时应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则由用人单位支付。以上是员工工伤认定后需要遵循的流程,以及相关费用的支付方式。根据法律规定,员工可以享受工伤保险的待遇,以补偿因工伤所造成的损失。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员工新入职发生工伤的处理方式
员工新入职发生工伤的处理方式。新员工有权申请工伤认定并享受工伤待遇,需提交相关材料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工伤保险赔偿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供工伤认定和鉴定书、身份证明和银行卡复印件等。单位需按要求申报工伤并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否则个人可在一年内申请。如单
-
承包经营企业工伤处理流程与责任
承包经营企业的工伤处理流程及责任。工伤认定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内外因工作原因受伤等多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企业需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实行承包经营,工伤保险责任仍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
因公出差引发交通事故,如何撰写工伤申请书
因公出差引发的交通事故中的工伤认定申请流程。申请人需要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内容包括申请人的基本信息、事故的时间地点及受伤情况,同时需要附上相关证据材料,如劳动合同、受伤者的身份证、病历报告等。此外,申请人还需提交交通事故的责任认定书等相关文件。最后,
-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时间
工伤劳动能力的鉴定时间限制和相关流程。根据相关规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申请后60日内作出鉴定结论,伤情复杂时可延长30日。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个人申请期限为一年。鉴定流程包括填写申请表、提供医疗资料、审定申请、统一
-
职工因中暑工伤,单位被裁定赔偿六万
-
工伤鉴定申请材料清单
-
广东某工地工伤赔偿责任归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