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工作场所包括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临时指派的工作场所。事故伤害指职工在工作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或急性中毒等事故。
预备性工作指在工作前的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收尾性工作指在工作后的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工作。这些工作的事故伤害也应被认定为工伤。
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遭受报复性暴力伤害。二是指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地震、火灾、倒塌等意外伤害。
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目录中包括尘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皮肤病、职业性眼病、职业性耳喉口腔疾病、职业性肿瘤和其他职业病共115种。职工患上职业病的情况应被认定为工伤。
因工外出是指职工在本单位工作范围外,被指派到外地工作或为完成工作任务而外出。伤害包括由于工作原因直接或间接造成的事故伤害,以及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下落不明是指在工作期间发生事故后,职工失去联系或无法确认其安全状态。
职工在上下班途中遭受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事故伤害都应被认定为工伤。同时,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客运轮渡、火车发生的事故伤害也纳入工伤认定范围。
根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制定并颁布的法律、行政法规,其他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也应被纳入工伤认定范围。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导致死亡,或在48小时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情况,视同工伤。突发疾病是指上班期间突然发生的疾病,如心脏病、脑出血、心肌梗塞等,并且职工从工作岗位直接送往医院。起算时间为医疗机构初次诊断时间。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伤的情况,不受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工作原因等要素限制,应被视同工伤。
职工在军队服役期间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并获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如果军队服役期间因战、因公负伤的伤害部位发生变化并需要治疗或相关救治,视同工伤。
职工受用人单位指派前往疫区,在从事疫病防治工作中被感染的情况,视同工伤。
工伤赔偿金的支付时限及相关内容。工伤赔偿金一般在递交审核后两个月内到账,包括治疗费、康复费、生活费等。此外,文章还详细说明了工伤赔偿案件的律师费用计算比例,根据不同争议标的金额有不同的费率。同时,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列举了应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
工伤认定程序及注意事项。首先进行事实劳动关系认定,如发生争议可仲裁。在认定为劳动关系且劳动者无过错、工伤发生一年内,进行工伤认定。区分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无资质企业无法认定工伤,损害劳动者权益。如用人单位不认定,可向上级人社部门申请复核并鉴定。工伤申
工伤认定与劳动关系的直接联系。法律规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根据一定标准认定工伤的同时,也确立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文章详细列举了应当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包括事故伤害、职业病等,并规定符合这些情形的劳动者可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同时,文章还介绍了工
职工下班吃饭受伤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此类情形不能认定为工伤,只有符合明确的认定条件的情形才能被认定为工伤。文章还列举了可以被认定为工伤的情形,以及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准备的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