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情鉴定有时间限制吗,可以重新鉴定吗
时间:2024-09-17 浏览:3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当劳动者遭遇工伤的,需要对伤情进行鉴定,确定劳动者的受伤情况,损失赔偿,以确定用人单位的赔偿大小。那么,伤情鉴定有时间限制吗,可以重新鉴定吗?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用。
伤情鉴定时间限制的法律规定
工伤认定的时间限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必须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在特殊情况下,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如果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工伤职工、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工经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并存在残疾或影响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关于伤残鉴定的时间限制,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
重新鉴定的法律规定
申请重新鉴定的时机
只要当事人对鉴定结论不服,就可以申请重新鉴定。一般来说,在初审法院开庭审理前提出申请即可。
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的权利
根据第一百二十一条的规定,侦查机关应当将用作证据的鉴定结论告知犯罪嫌疑人和被害人。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害人提出申请,可以进行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此外,根据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勘验。
法庭决定
法庭对上述申请应当作出是否同意的决定。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工伤认定申请的途径
工伤认定的申请途径及时效。工伤认定由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申请途径包括通过用人单位或劳动者直接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劳动者在遭受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应及时申请工伤认定,不同申请主体有不同的申请时限,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的,劳动者或其直系亲属
-
工伤死亡认定时间的法律程序
工伤死亡认定的法律程序。首先介绍申请工伤死亡认定时的受理条件和材料要求,然后详述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审查流程和决定。接着提及对于认定结果有异议时的复议和诉讼途径。最后阐述了工伤致死的赔偿标准,包括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的具体内容和
-
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
医疗事故后续治疗费用的支付方式及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方式。患者的续医费用支付方式并非一次性结算,需以专家鉴定组的医疗护理医学建议为依据。继续治疗费的计算复杂,涉及将来必然发生的费用。残疾生活补助费的计算涉及平均生活费、赔偿年限、赔偿系数和伤残评定时间
-
案件回放
三个关于工伤认定的案例,均因当事人未按规定时限申请工伤认定而导致维权困难。主要原因是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和用人单位社会责任感缺失。根据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规定,用人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将由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费用。
-
工伤认定办法规定的申请时限
-
工伤认定期间能否去单位工作
-
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的联系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