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伤认定书原件及复印件,审核后保留复印件。
2、鉴定人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审核后保留复印件。
3、填写《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表》,可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站下载或到鉴定中心获取。个人申请无需盖章,但需提供单位名称、单位详细地址、单位联系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4、病志资料。住院者需提供住院病志原件(患者本人持身份证到医院病案室复印病志,并加盖医院病案管理专用章),原件由鉴定中心保留,复印件可再次提取。未住院者需提供急诊或门诊病志原件及复印件、诊断书及辅助检查报告单原件及复印件,审核后保留复印件。办理时间不受限制,但上述材料均为审核必需。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21条规定,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第22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是指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
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国务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等部门制定。
根据第23条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相关资料。
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建立医疗卫生专家库,其中的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具备医疗卫生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掌握劳动能力鉴定的相关知识以及良好的职业品德。
根据第25条规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从医疗卫生专家库中随机抽取3名或5名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专家组的鉴定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诊断。
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在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延长30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应及时送达申请鉴定的单位和个人。
根据第26条规定,对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鉴定结论不服的单位或个人,可在收到该鉴定结论后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工伤伤残鉴定的申请流程。首先,劳动者发生工伤并治疗后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和生活自理障碍分别分为十级和三级。其次,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关资料。市级鉴定委员会应在60日内作出结论,如有需要可延长3
工伤事故赔偿责任下的费用承担问题。包括工伤职工伤残鉴定费用、伤残等级复查鉴定费用、劳动能力鉴定费用、复查和再次鉴定费用以及停工留薪期鉴定费用的承担方。其中,初次伤残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如果购买了足额工伤保险则由保险基金支付;重新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
山西省工伤保险条例对于不同伤残等级职工的待遇规定。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可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按月享受的伤残津贴,如果津贴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工伤保险基金将补足差额。五级和六级伤残职工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外,也享受伤残津贴,由用人单位补足差额。七级至十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间限制及收费标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劳动者在伤情相对稳定后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鉴定费用包括直接用于鉴定的费用和其他相关必要费用,每人次收取280元。如果参加了工伤保险,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未参保的则由用人单位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