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费用怎么收,由谁承担
时间:2024-11-18 浏览:28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我们知道,如果发生工伤的,需要对自己的劳动能力进行鉴定,确定劳动能力等级。鉴定是需要成本的,需要缴纳费用。那么,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费用怎么收,由谁承担呢?今天,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的收取方式及责任承担
收费标准
根据省物价部门的规定,劳动能力鉴定的收费标准大致在每人次280元到300元左右。
费用承担责任
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事故赔偿责任,包括承担工伤职工伤残鉴定的费用。初次伤残鉴定的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包括鉴定费、检查费、诊断费、鉴定人的差旅费等。如果用人单位为职工购买了工伤保险且足额缴纳保险费,该费用将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如果初次鉴定的申请是由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出的,鉴定费用则由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在提起申请时预先垫付,并在收取工伤待遇费用时向保险机构或用人单位索取。对初级鉴定有异议并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起重新鉴定申请的,同样需要按照上述收费标准缴纳鉴定费。重新鉴定的鉴定费由申请人预先垫付。如果重新鉴定的结论与初级鉴定的结论一致,鉴定费用由申请人负担。重新鉴定申请由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出的,鉴定费由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承担,而不再转嫁给用人单位。如果重新鉴定的结论与初级鉴定的结论不一致,鉴定费用则由作出初级鉴定结论的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负担。
劳动能力鉴定的项目
劳动能力鉴定主要涉及以下项目:1. 配置辅助器具的确认;2. 工伤职工工伤与疾病因果关系的鉴定;3. 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4. 工伤职工生活功能障碍程度的等级鉴定;5. 停工留薪期延长的确认;6. 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7.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能力鉴定事项。相关知识:劳动能力鉴定的项目包括确认辅助器具、工伤与疾病因果关系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鉴定、生活功能障碍程度鉴定、停工留薪期延长确认、供养亲属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鉴定以及其他法律法规规定的劳动能力鉴定事项。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农民工工伤事故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
农民工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及相关补偿。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用人单位需及时救治并备案。工伤认定流程包括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农民工可获得多种形式的补偿,如医疗费、伤残补助金等。如缺乏劳动合同或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可先确认
-
工伤鉴定程序与范围
工伤鉴定的程序与范围。包括劳动能力鉴定、停工留薪期确认等内容的鉴定范围。具体程序包括职工申请伤残等级评定、提交相关证明和鉴定费交纳等步骤。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后一定时间内下达,如遇争议可延迟下达。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市级鉴定委员会将
-
劳动能力鉴定程序
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申请鉴定需要提交相关材料,包括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等。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收到申请后审核材料,组织鉴定并作出结论,伤情复杂的可延长鉴定时间。专家组根据工伤职工伤情提出鉴定意见,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根据意见出具鉴定结论书
-
《工伤保险条例》中的劳动能力鉴定规定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劳动能力鉴定的规定。规定指出,职工发生工伤并治疗后伤情相对稳定且存在残疾或对劳动能力产生影响时,需要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将被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到十级不同程度。
-
九级工伤等级
-
劳动能力鉴定复查对仲裁程序的影响
-
工伤认定所在地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