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伤认定决定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二) 有效的诊断证明,包括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复印或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三) 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四)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1. 工伤职工需要等待伤情稳定后才能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工伤等级。
2. 如果工伤职工体内有钢钉、钢板等内固定器材,需要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前将其拆除(除非医生书面证明这些内固定器材不需要拆除,并可以一直保留在体内)。
3. 由于各地区在具体操作上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在办理前先拨打12333咨询相关事宜。
1.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他人帮助或使用专门设施,否则无法维持生命;
2. 意识消失;
3. 各种活动受到限制,只能卧床;
4.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1.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 无法工作;
4.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1.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要经常有人监护;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活动;
3. 职业明显受限;
4. 社会交往困难。
1.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偶尔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 职业种类受限;
4.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附近的活动;
3.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 社会交往贫乏。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有条件地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有所降低;
3. 无法胜任原工作;
4. 社会交往狭窄。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 短暂活动不受限,但长时间活动受限;
3.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 社会交往降低。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 远距离流动受限;
3. 工作断续进行;
4. 社会交往受约束。
1.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1.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交通事故致残伤残鉴定程序。当事人在治疗终结后应委托有资质的机构进行伤残等级评定。鉴定程序需在一定时限内完成,必要时需经过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批准延期。鉴定机构需出具书面结论并签名盖章。当事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时,可申请重新检验、鉴定和评估。重新检验、鉴
工伤认定的时限和申请流程。用人单位应在一个月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者本人则有一年时间。超过时限将不再受理。流程包括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和待遇救济。申请人需提交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合同文本及相关诊断证明书等材料。同时,也介绍了保险法的概念和作用,它
个人申请工伤鉴定的归属问题及其与企业的区别。个人申请工伤鉴定应在事故发生后一年内进行,并自行承担结果。企业申请则必须在30天内。个人申报工伤被认定后,单位需承担相关费用;而单位申请后需承担社保基金支付的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等。此外,劳动能力鉴定标准由
不同等级伤残的特点和影响。从一级到十级,伤残等级不同,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工作、社交能力等方面的影响也逐渐降低。伤者需要不同程度的帮助、监护和限制,且随着等级降低,这些限制也逐渐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