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工伤认定决定书的原件和复印件;
(二) 有效的诊断证明,包括按照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复印或复制的检查、检验报告等完整病历材料;
(三) 工伤职工的居民身份证或社会保障卡等其他有效身份证明的原件和复印件;
(四)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
1. 工伤职工需要等待伤情稳定后才能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以确定工伤等级。
2. 如果工伤职工体内有钢钉、钢板等内固定器材,需要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前将其拆除(除非医生书面证明这些内固定器材不需要拆除,并可以一直保留在体内)。
3. 由于各地区在具体操作上可能存在差异,建议在办理前先拨打12333咨询相关事宜。
1. 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他人帮助或使用专门设施,否则无法维持生命;
2. 意识消失;
3. 各种活动受到限制,只能卧床;
4. 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1. 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 无法工作;
4. 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1.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要经常有人监护;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活动;
3. 职业明显受限;
4. 社会交往困难。
1. 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偶尔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 职业种类受限;
4. 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 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附近的活动;
3. 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 社会交往贫乏。
1. 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有条件地需要帮助;
2. 各种活动有所降低;
3. 无法胜任原工作;
4. 社会交往狭窄。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 短暂活动不受限,但长时间活动受限;
3. 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 社会交往降低。
1. 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 远距离流动受限;
3. 工作断续进行;
4. 社会交往受约束。
1. 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1. 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 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 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法医鉴定的时机和申请流程。对于伤残鉴定,建议在伤后三个月进行,对于可能构成重伤的情况也需要在伤后三个月再次鉴定。轻微伤则建议在伤后立即鉴定。申请流程包括及时报案、就医、保全固定损伤情况并及时进行法医鉴定。鉴定结果会影响立案和诉讼。需要注意的是,法医鉴
工伤伤残鉴定的费用及所需申请材料。申请鉴定需提交工伤认定决定书、诊断证明、病历材料、有效身份证明等。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包括初次鉴定、重新鉴定和复查鉴定的费用。如果购买了工伤保险,费用由保险基金支付。若初次鉴定的申请由职工或其直系亲属提出,费用需
《工伤保险条例》中关于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规定。用人单位需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后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否则发生的工伤待遇及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也可在限定时间内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此外,还
打架派出所案件的结案时间规定。根据公安部125号令,结案期限一般为30日,复杂情况可延长30日。鉴定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如因被处理人逃跑等客观原因无法在规定期限内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会继续调查取证,并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