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劳动关系
企业被判赔偿
29岁的河北承德农民杨先生2009年1月30日进入北京大洋前景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前景公司),任水泥罐车司机。双方未签订劳动合同,前景公司也未给杨先生上养老、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2009年12月11日,杨先生在工作中受伤,双方因赔偿问题引发争议。杨先生受伤后,先后在门头沟中医院等医院治疗,共花费医疗费5897元,其中4911元为前景公司支付,杨先生自己支付了985元。此外杨先生受伤前,共向前景公司借款2200元。杨先生受伤后被确认为工伤,伤残等级为10级。此后杨先生申请劳动仲裁,仲裁机关审理后,认定杨先生与前景公司存在劳动关系,并裁决前景公司支付杨先生未签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社会保险、伤残补助金等共计4万余元,其中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13413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18630元。仲裁裁决后,前景公司认为裁决不公,起诉至房山法院。公司拒赔无依据
终审法院维持原判
庭审中,前景公司指出,杨先生到公司上班后,经常违规操作,其工伤就是因停车后不拉手刹,罐车溜车所致。事发后,公司积极安排杨先生治伤并支付费用,并承诺养伤期间发生活补贴及补偿费,伤愈后继续上班待遇不变。但杨先生不同意回公司,拒绝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该公司认可与杨先生存在劳动关系,但杨先生入职后,公司还没来得及为其办理社保手续,就发生了事故。后来公司要给杨先生缴纳社保,但其不予配合,因此公司不同意支付其未签合同双倍工资、伤残就业补助金等。房山法院审理后,一审判决前景公司与杨先生存在劳动关系,并向其支付社会保险金448元、未签劳动合同二倍工资868元、事发后及停职留薪期间工资6000元、医疗费985元、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0200元、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18630元。判决后前景公司不服,认为其负担的工伤赔偿数额过高,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2011年1月19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作出驳回前景公司上诉,维持原判的终审判决。操作是否违规都不影响工伤认定
在本案审理之中,前景公司不同意仲裁裁决,主要有两个理由,一、杨先生工伤是因其违规操作所致;二、事发后杨先生拒绝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其实,即便情况确实如此,也不会改变此案的判决结果。首先,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同时第16条还规定:职工符合第14条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工伤:(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本案中,杨先生是在工作中受伤,没有故意犯罪、醉酒等情形,因此属于工伤。至于其受伤是否因违规操作所致,不会改变其工伤认定。其次,前景公司称事发后杨先生拒绝与公司签订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第3条明确规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杨先生拒绝与前景公司签订劳动合同,是他作为一名劳动者应有的自主选择用工单位的权利,任何人、单位均无权剥夺。工伤十级私了赔偿金额的合理性问题。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和最高人民法院的相关解释,工伤十级伤残的职工可以享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待遇。私了赔偿金额没有具体标准,建议当事人委托律师协商以确保合理赔偿。
建筑工地工伤事故的处理程序。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应立即救治受伤员工并上报相关部门进行安全排查和事故报告。根据相关法规,事故现场人员需及时报告,而用人单位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若未按时申请,相关费用将由用人单位承担。同时,介绍了工伤认定的具体
承包经营企业的工伤处理流程及责任。工伤认定条件包括工作时间内外因工作原因受伤等多种情形。用人单位需及时申请工伤认定,工伤待遇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企业需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如实行承包经营,工伤保险责任仍由职工劳动关系所在单位承担。
一起工伤赔偿纠纷案件。原告因工作受伤后,向被告提出了多项赔偿请求,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差额、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等。原告在被告公司工作期间发生了工伤事故,经过治疗和伤残鉴定后,因赔偿问题与被告无法达成一致,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