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鉴定委员会是负责职业病鉴定工作的机构。该委员会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并具体负责职业病鉴定的相关工作。
根据《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第二章的规定:
1.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结合本行政区域的职业病防治工作,制定职业病诊断机构设置规划,并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2.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 医疗卫生机构申请开展职业病诊断,应当向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提交一系列资料,包括职业病诊断机构申请表、《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及副本的复印件、与申请开展的职业病诊断项目相关的诊疗科目及相关资料、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技术人员情况、与申请项目相适应的场所和仪器、设备清单、职业病诊断质量管理制度有关资料等。
2.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五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受理申请,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受理的申请将组织专家组进行技术评审,评审报告将在六十日内提交,并对报告负责。
3.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收到技术评审报告后的二十个工作日内,决定是否批准申请。对批准的申请单位颁发职业病诊断机构批准证书,有效期为五年。不批准的应当说明理由并书面通知申请单位。
4. 职业病诊断机构需要延续批准证书有效期的,应当在证书有效期届满三十日前向原批准机关申请延续,经审核合格后将获得延续批准证书。
1. 职业病诊断机构的职责包括:在批准的职业病诊断项目范围内开展职业病诊断、报告职业病、报告职业病诊断工作情况以及承担《职业病防治法》中规定的其他职责。
2.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建立和健全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加强医师和其他医疗卫生人员的技术培训和政策、法律培训。同时,应采取措施改善诊断工作条件,提高诊断服务质量和水平。
3. 职业病诊断机构应当公开职业病诊断程序,以方便劳动者进行职业病诊断。同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尊重、关心和保护劳动者的隐私。
从事职业病诊断的医师应当具备以下条件,并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职业病诊断资格证书: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本行政区域内职业病诊断机构的名单、地址、诊断项目等相关信息。
劳动能力鉴定中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分级系列包括一系列极度严重的身体损伤情况,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严重丧失、重度运动障碍等。同时,文章也涵盖了不同系统受损的情况,如肺部、肝脏、肾脏等。分级细致,涵盖了多种可能出现的伤残情况。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问题。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同意可延长至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业病鉴定评不上等级是否能获得赔偿的问题。根据职业病等级的不同,职工可以获得相应的赔偿标准。即使评不上等级,也不能获得赔偿。赔偿标准包括保留劳动关系、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等。具体赔偿标准根据不同等级的职业病而定。
疑似职业病离职时的赔偿问题。根据法律规定,疑似职业病劳动者有权利向用人单位提出赔偿要求,包括医疗、生活、工伤等方面的保障责任。用人单位有责任及时安排诊断,承担相关费用,并遵守法律要求不解除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职业病的民事赔偿标准包括多种费用,由工伤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