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离职后检查出职业病怎么办
时间:2024-03-13 浏览:1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公司员工辞职之后却被检查出了职业病怎么办?什么岗位容易出现职业病?接下来有关劳动者离职后检查出职业病怎么办的内容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介绍,欢迎您的阅读!
离职后查出职业病,社保赔付责任的分析
用人单位的责任
根据广东工伤保险方面的权威人士表示,无论是否参加社保,用人单位都是职业病的责任主体。用人单位雇佣劳动者就要支付工资,同样的道理,如果职工得了职业病,无论是否已离职,用人单位都应承担责任。
工伤保险的作用
工伤保险可以帮助企业转移部分职业病风险。企业通过缴纳工伤保险费,可以将职业病的一部分责任转移到工伤保险上,以降低经营风险。然而,工伤保险并不能转移企业的所有责任。同时,社会保险只能保障企业参保期间的责任,停止参保后发现的职业病责任无法转移到社保上。
不同情况下的责任承担
根据上述情况,可能存在两种责任承担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某职工在刚来到企业不久就查出职业病,很可能并非在本企业造成的,但无法证明是上一家企业的责任,按规定本企业就要承担责任。好在,企业参加了工伤保险,相关责任就转移到了社会保险。第二种情况是,某职工停保不久就发现职业病,并且与参保期间的工作环境条件有关,但由于停保了,相关责任又回到了用人单位,就要由用人单位承担。
参保费率与保障问题
如果要实现“只要参过保就得管一辈子”,就需要大幅提高参保费率以保证基金的充足。然而,过高的费率可能导致大部分企业无法承担,甚至将大部分职工拦在工伤保险之外。这是在考虑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下必须要考虑的因素。
职业病保障责任的界定
保障规定
广东的工伤保险专家认为,不符合工伤保险的赔付规定,并不意味着职工就没有保障。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如果劳动者被诊断患有职业病,除非用人单位能提供证据证明是先前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造成的,否则医疗和生活保障责任由“最后的用人单位”承担。这意味着离职后发现职业病的职工仍然可以获得保障,只要能够证明是最后一家用人单位造成的。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
劳动能力鉴定中的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分级。分级系列包括一系列极度严重的身体损伤情况,如极重度智能损伤、四肢瘫肌力严重丧失、重度运动障碍等。同时,文章也涵盖了不同系统受损的情况,如肺部、肝脏、肾脏等。分级细致,涵盖了多种可能出现的伤残情况。
-
工伤申报表内容
工伤申报表的内容及其填写要求。申报表包括工伤职工基本信息、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资料情况和受理意见等部分。填表时需使用钢笔或签字笔,清晰无涂改。申报表涉及伤害部位、诊断时间、职业病相关证明材料等详细内容,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无法提供相
-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
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问题。用人单位应在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职业病后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用人单位未按时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在特殊情况下,申请时限可适当延长。
-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
职工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问题。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被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经同意可延长至最长不超过三个月。若用人单位未按规定申请,工伤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直接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工伤申报程序
-
一、工伤认定申请的时限
-
如何维权:未上报工伤不补偿职工的维权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