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 > 女职工哺乳期要上班吗

女职工哺乳期要上班吗

时间:2024-10-25 浏览:3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613
女职工的有很多权益是受法律保护的,而女职工在哺乳期的,用人单位应该依据法律的规定,保障女职工哺乳的权利,让女职工安排哺乳的时间,那么女职工哺乳期要不要上班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女职工哺乳期是否需要上班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是需要上班的。然而,用人单位有责任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的哺乳时间。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第九条的规定,对于哺乳未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用人单位不得延长劳动时间或者安排夜班劳动。同时,用人单位应当在每天的劳动时间内为哺乳期女职工安排1小时的哺乳时间。对于生育多胞胎的女职工,每多哺乳1个婴儿,每天的哺乳时间增加1小时。

女职工的权益保护

目前,我国保护女工的主要法律法规包括劳动法第七章、《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妇女权益保障法等。这些法律法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保护:

1. 禁忌劳动范围: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以及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2. 经期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3. 孕期保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以及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于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4. 产期保护: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包括产前休假15天和产后75天,难产的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女职工,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女职工怀孕流产的,其所在单位应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一定时间的产假。女职工在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5. 哺乳期保护:对于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两次哺乳(含人工喂养)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女职工,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女职工可以合并使用每班劳动时间内的两次哺乳时间。哺乳时间以及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都算作劳动时间。

此外,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尚在孕期、产期或者哺乳期内的女工,即使合同到期,也应当将合同期限延长至上述期间届满。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三期期间女职工的法律保护措施

    女职工在怀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所享有的法律保护措施。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三期女职工提供特殊劳动保护和待遇。用人单位不得限制女职工的生育权,违反者需承担法律责任。对于因解除与三期内女职工劳动合同引发的争议,法院应维护女职工权益,要求用人单位支

  • 女职工怀孕后又发生流产,劳动合同到期该如何处理?

    女职工怀孕后发生流产,劳动合同到期时该如何处理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不得解除劳动合同。曹小姐与公司签订了顺延协议书,但她在合同到期前流产。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双方协商一致,劳动合同期限顺延至8月31日终

  • 三期员工辞退赔偿问题

    孕期、产期、哺乳期员工劳动合同解除的法律规定和赔偿问题。用人单位在女职工三期期间不得解除合同,否则应支付两倍经济补偿金的赔偿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各类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争议。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根据劳动者的工作年限和工资水平确定。

  •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部分)

    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的详细内容和适用范围,包括劳动保护义务、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孕期女职工权益保护、产假和流产假、生育津贴和医疗费用以及哺乳期保护和设施建设等条款,旨在解决女职工在劳动中因生理特点造成的特殊困难,保护女职工的健康。

  • 哺乳期被劝退的劳动仲裁流程及赔偿要求
  • 女职工哺乳期能否变更劳动合同?
  • 散装食品索赔难点解析:标识不全问题较为普遍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