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女职工 > 女职工在“四期”期间享有的权利

女职工在“四期”期间享有的权利

时间:2024-12-05 浏览:2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723
《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等法律法规规定:单位禁止安排女工从事矿山井下,森林伐木,登高架设和拆除,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有毒有害岗位劳动以及连续的大强度的负重作业等。同时,对女工“四期”的保护也作了相应的规定。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女职工在“四期”期间享有的权利

月经期的保护

月经是妇女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在月经期间享有特殊保护。在月经期间,女性机体活动能力发生变化,身体抵抗力减弱,因此对女职工的保护至关重要。根据规定,月经期间,女职工不得从事高空、低温、冷水、野外作业和重体力劳动。此外,用人单位还应建立女职工月经卡,并在集中的单位建立配备冲洗设备的女工卫生室。

怀孕期的保护

根据《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单位不得安排怀孕女职工从事重体力劳动和有毒有害作业,不得安排加班加点。对于不能胜任原劳动的女职工,根据医务部门证明,应减轻或安排其他劳动。产前检查应计入劳动时间,检查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工资照发。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一般不得安排上夜班。用人单位不得以女工怀孕为由降低其基本工资或解除劳动合同。

产期的保护

女职工分娩时的相关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根据规定,女职工享有90天的产假,其中产前15天,产后75天。难产的女职工,增加产假15天;多胞胎生育的女职工,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15天。在产假期间,女职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不变,用人单位不得以此为由解除劳动合同。如果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应给予15-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者,应给予42天产假。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哺乳期的保护

哺乳期是指女职工生产后,对未满1周岁的婴儿进行哺乳的期间。根据《劳动法》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在哺乳期享有特殊劳动保护。用人单位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1周岁的婴儿期从事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也不得安排其从事其他哺乳期禁忌的劳动,不得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有不满1周岁婴儿的女职工,每班劳动时间内应给予两次哺乳时间,每次30分钟。多胞胎生育的女职工,每多哺乳一个婴儿,每次哺乳时间增加30分钟。哺乳时间和在本单位内哺乳往返途中的时间算作劳动时间。哺乳婴儿满周岁后,一般不再延长哺乳期。但如果婴儿身体虚弱,经医务部门证明,可以酌情延长哺乳期。夏季满哺乳期的,也可延长一到两个月。其他有条件的企业事业单位,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延长女职工的哺乳期。

违反规定的行为和处罚

如果用人单位侵害女职工的合法利益,不按以上规定执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可以依法责令用工单位改正,并根据违规情况对单位进行罚款,罚款标准为每侵害一名女职工三千元以下。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停薪留职怎么办

    怀孕期间公司要求女职工停薪留职的法律规定及处理方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用人单位不得因女职工怀孕、生育等解除或变相解除劳动合同。如遭遇此类情况,女职工有权要求补偿,并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等途径维权。同时,对于未婚先孕被辞退的情况,用人单位也不得

  • 劳动合同到期什么情况下可以续签

    劳动合同可以续签的情形包括:双方协商一致续订、因工负伤丧失劳动能力、女职工孕期、产期、哺乳期以及连续工作满15年且离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6条第(五)项规定,除非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劳动合同约定条件并劳动者不同意续订,否则用人单位

  • 生育险一般报销多少钱

    生育险的报销金额根据不同情况而定。生育津贴的计算公式为当月本单位人平缴费工资除以30天,再乘以假期天数。生育医疗费用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与医院定额结算。其他补贴和情况按相关规定执行。社保参保需要携带个人社保卡和身份证,到所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管理中心自

  • 两名罪犯因在监狱服刑期间殴打同监犯人被判无期

    男性享有陪产假的权利,但很多男性并不了解自己的权利。根据各省市的人口计划生育条例规定,男方陪产假一般为15至25天,具体天数并未在国家法律中明确规定。女性生育享受98天产假,其中包括15天产前休假、15天难产增加产假以及每多生育1个婴儿增加15天产假

  • 鼻子打骨折案件的法律判决如何?
  • 员工违规违纪辞退需要赔偿吗
  • 如果是15岁学徒算不算童工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