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童工 > 举报童工的证据都有哪些

举报童工的证据都有哪些

时间:2024-10-02 浏览:7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827
我们知道雇佣童工是不合法的,这样的行为是违背法律,另外我们也知道国家对待雇佣童工这一行为是会相应的实施一系列的惩戒的,那么接下来就由手心律师网小编对于举报童工的证据都有哪些的相关问题进行相应的解释,希望大家会有所了解。

举报童工的证据及其法律依据

一、举报童工的证据

1、需要孩子的户口本,以确定孩子年龄小于14岁,从而确认其为童工。

2、可以提供孩子在厂里工作的照片,以证明其在厂里从事劳动。

二、雇佣童工的举报方法

任何组织和个人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有权进行检举和控告。

1、可以向劳动监察大队进行举报。

2、可以通过媒体予以曝光,引入执法机构的监督与检查。

3、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管理,发现雇佣童工的人可以通过打电话、写举报信或者直接到劳动行政部门进行举报。

根据中国《劳动法》的定义,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与单位或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从事个体劳动。而青少年工人是指任何超过上述定义的儿童年龄但不满18岁的工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第一条

为保护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促进义务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与单位或个人发生劳动关系从事有经济收入的劳动或从事个体劳动。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参加家庭劳动、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允许从事的无损于身心健康的、力所能及的辅助性劳动,不属于童工范畴。

第三条

劳动行政部门会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农业主管部门和企业主管部门以及工会、妇联,负责检查本规定的执行情况。

第四条

禁止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农户、城镇居民使用童工。

第五条

禁止各种职业介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介绍职业。

第六条

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不得为未满16周岁的少年、儿童核发个体营业执照。

第七条

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不得允许未满16周岁的子女或被监护人从事童工。

提倡举报雇佣童工现象的依据

我国目前有两部法律明确禁止用人单位使用童工。

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五条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

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第二条规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个体工商户均不得招用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非法使用童工的举报方法

(一)、根据《劳动法》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的规定,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禁止任何单位或个人为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禁止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开业从事个体经营活动。违反以上规定的,都要依法进行处罚,触犯刑律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非法使用童工,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察部门将依法对用人单位进行处罚。

(三)、法律依据:

1、《劳动法》第九十四条【非法招用未成年工处罚】用人单位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2、《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第六条用人单位使用童工的,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给予处罚;在使用有毒物品的作业场所使用童工的,按照《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的罚款幅度,或者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5000元罚款的标准,从重处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所需交通和食宿费用全部由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依照前款规定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仍不将童工送交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从责令限期改正之日起,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按照每使用一名童工每月处1万元罚款的标准处罚,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用人单位是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由有关单位依法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降级或撤职的行政处分或纪律处分。

最后,建议大家要爱护青少年,尊重法律。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一、证据提交规定

    行政诉讼中的证据提交规定、举证责任及庭审程序。被告可在第一审程序中经法院准许补充证据,但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起诉时需提供符合起诉条件的证据材料。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需提供证据来证明损害事实。庭审是行政诉讼第一审程序中最基

  • 我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

    中国行政诉讼法及配套规定中的举证责任问题,主要讨论了第三人对原告起诉期限异议的举证责任。文章指出,在行政诉讼中,起诉期限的举证责任遵循”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同时,文章还讨论了被告搜集证据的限制问题,认为《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三条的限制主要是针对被告

  •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我国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证据交换时间通常在答辩期届满后、开庭审理前,可由当事人协商、人民法院指定或延期举证。在行政诉讼中,被告需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0日内提供证据。证据交换时间的灵活性允许人民法院根据案情和证据数量组织当事人在

  • 童工问题:15岁打工是否算童工?

    关于童工的问题,明确指出在我国,最低打工年龄为16周岁,因此15岁打工被视为童工。企业雇佣童工违法,且童工的劳动合同无效。对于雇佣童工的企业,应采取一系列补救措施。同时,虽然劳动合同无效,但童工应获得比一般劳动者更多的法律保护。

  • 行政诉讼证据的证明对象与证据能力
  • 雇佣童工的管辖部门及举报方式
  • 行政案件再审审查期限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