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未成年人年满十六周岁,应被称为未成年工,而非童工。若企业雇佣十六周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从事劳动,则构成使用童工的行为,将受到相应处罚。
根据规定,单位或个人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介绍就业,将按照每介绍一人处罚5000元的标准进行罚款。
拐骗童工、强迫童工劳动、使用童工从事高风险工作(如高空、井下、放射性、高毒、易燃易爆以及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使用不满14周岁的童工,或造成童工死亡或严重伤残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劳动保障部门、公安机关、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若玩忽职守、滥用职权,构成犯罪,也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为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国务院颁布了《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国务院令第364号),明确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根据统计报告显示,80%的童工来自农村,仅有57%的童工获得工资,其余部分则是个体户或在家庭企业无偿工作的童工。
童工的平均每周工作时间约为52个小时,其中24.4%到33.6%的童工每周工作60个小时左右,每天的工作时间长达8-10个小时。
根据老人和当地民众的描述,他们看到老家和“新家”周围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长辈们似乎已经认定“年轻人就应该出去打工”这一铁律,年轻人“不读书就打工”已成为无需讨论的固定模式,没有其他选择。
对于什么年龄才能外出打工以及“童工”是否违法等问题,他们并不太了解,也不太关注。因此,家长和孩子很容易与前来招工的“老板”达成共识,从而迅速完成了“招工”过程。
儿童在暑期是否可以从事短期工作的问题。明确提到童工与暑期工作的区别,强调暑期工作是短期的,通常是针对学生年龄的暑期实习。通常情况下,企业禁止使用童工,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文艺、体育单位,经过批准可以招聘未成年人。其他用人单位招聘未满16周岁的学徒工则视为
中国关于童工的年龄界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且禁止各类单位招用童工。但在文艺、体育等特殊领域,若获得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此外,学校、培训机构可组织未成年人进
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非法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的追究。用人单位需承担高额罚款、整顿以及赔偿等责任。同时,文中详细说明了不同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
法律中规定的童工年龄界限,定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文章还深入分析了童工现象背后的复杂问题,包括贫困、留守儿童、失学等,以及处理童工问题的正确做法,如保留完整记录、安排身体检查、招聘负责人具备足够知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