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童工 > 在我国几岁以下算童工

在我国几岁以下算童工

时间:2024-05-02 浏览:26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1904
未成年人是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未成年人的社会生存能力是比较弱的,但有时候由于家庭的原因,很多未成年人不得不参加工作,但我国法律规定企业是不能招聘童工的,那么在我国几岁以下算童工?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就相关的知识进行解答。

未成年工的法律保护措施

一、未成年工的年龄界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禁止用人单位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若要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相关规定,办理批准手续,并保障其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于企业事业组织、个体工商户非法雇佣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劳动部门将责令其改正,并处以罚款;情节严重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将吊销其营业执照。18周岁以上的公民被视为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6周岁以上但不满18周岁的公民,若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则视为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人。

二、法律对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措施

(一)用人单位的要求
用人单位需到所管辖的劳动行政部门领取《未成年工登记表》和《未成年工健康检查表》,经过登记和体检后,劳动行政部门将核发《未成年工登记证》。
(二)体检要求
市政、建工、房管、公用、交通、邮电、铁路分局和地方铁路局的未成年工健康检查由市劳动局指定的卫生医疗单位负责。其他单位(包括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校办企业及私营企业等)的未成年工健康检查由其所在区、县劳动局指定的卫生医疗单位负责。劳动条件分级工作由市劳动局指定的检测单位负责。
(三)监督、检查及处罚
市、区、县劳动局对用人单位雇佣未成年工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用人单位未按规定执行的,应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每发现一人次,将处以1000元的罚款。对于违反规定、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三、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范围

根据劳动部颁发的1994年498号文件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成年工从事以下范围的劳动:1. 国家标准中被划分为第一级以上接尘作业的生产性粉尘作业;2. 国家标准中被划分为第一级以上有毒作业的作业;3. 国家标准中被划分为第二级以上高处作业的作业;4. 国家标准中被划分为第二级以上冷水作业的作业;5. 国家标准中被划分为第三级以上高温作业的作业;6. 国家标准中被划分为第三级以上低温作业的作业;7. 国家标准中被划分为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作业;8. 矿山井下及矿山岗地面采石业;9. 森林业中的伐木、流放及守林作业;10. 工作场所接触放射性物质的作业;11. 危险性大的易燃易爆、化学性烧伤和热烧伤等作业;12. 地质勘探和资源勘探的野外作业;13. 潜水、涵洞、涵道作业以及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作业(不包括世居高原者);14. 每小时连续负重超过6次且每次超过20公斤,或间断负重每次超过25公斤的作业;15. 使用凿岩机、捣固机、气搞、气铲、铆钉机、电锤的作业。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儿童在暑期是否可以从事短期工作的问题。明确提到童工与暑期工作的区别,强调暑期工作是短期的,通常是针对学生年龄的暑期实习。通常情况下,企业禁止使用童工,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文艺、体育单位,经过批准可以招聘未成年人。其他用人单位招聘未满16周岁的学徒工则视为

  • 中国童工的年龄界定

    中国关于童工的年龄界定和相关法律规定。根据法律,童工是指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并且禁止各类单位招用童工。但在文艺、体育等特殊领域,若获得未成年人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同意,可以招用不满16周岁的专业文艺工作者和运动员。此外,学校、培训机构可组织未成年人进

  • 招用童工的行为有哪些

    非法招用童工的法律责任。根据劳动法规定,非法使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将面临行政、民事甚至刑事责任的追究。用人单位需承担高额罚款、整顿以及赔偿等责任。同时,文中详细说明了不同责任的具体内容和执行标准。

  • 法律中规定童工的年龄界限

    法律中规定的童工年龄界限,定义为未满十六周岁的用工。文章还深入分析了童工现象背后的复杂问题,包括贫困、留守儿童、失学等,以及处理童工问题的正确做法,如保留完整记录、安排身体检查、招聘负责人具备足够知识等。

  • 未成年工的法律规定与保护
  • 用人单位录用年满16周岁的童工违法吗
  • 招聘童工怎么处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