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克扣劳动者工资。即使劳动者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也不能扣除全月的工资。因此,当月离职扣除上月工资肯定是违法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的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的规定,如果劳动者本人的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金额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那么应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如果公司无正当理由克扣工资,员工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维护自身权益:
员工可以与公司协商解决工资扣除问题。公司扣工资时,一般需要说明扣工资的理由,并提供相关规章制度作为依据。前提是这些规章制度必须经过事前公开公示。如果公司无正当理由克扣工资,属于无理的违法行为,员工可以要求公司全额支付工资及相应的利息损失。
如果与公司协商不成,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要求协助处理解决工资扣除问题。
如果问题仍未解决,员工可以向当地的劳动仲裁机构申请劳动仲裁,寻求问题解决。
如果劳动仲裁生效后,公司拒绝执行并拒付,员工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一般不得克扣劳动者工资。以下情况除外,用人单位可以代扣劳动者工资:
用人单位可以代扣代缴劳动者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
用人单位可以代扣代缴劳动者应负担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用。
用人单位可以代扣法院判决或裁定中要求代扣的抚养费、赡养费。
根据法律法规规定,用人单位可以从劳动者工资中扣除其他费用。
另外,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经济损失。赔偿金额可以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如果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的月最低工资标准,那么应按照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试用期降薪的违法性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在试用期结束后降低员工薪资是违法行为。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必须符合法律规定,不得低于最低标准。用人单位应按照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此外,辞退员工时也需注意告知录用条件
招聘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包括用人单位在招聘时的告知义务并需留下书面证据,招聘广告中不得存在就业歧视,以及求职者可能出现的弄虚作假情况。用人单位需仔细审查求职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工作经历等情况,以避免招聘童工、未解除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以及不能胜任工
劳动者提前辞职的通知期限和工资问题。劳动者应按法律规定提前30天递交辞职报告,雇主不可因此克扣工资。单位压缩工资若是为了限制劳动者离职或作为押金则不合法。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时,劳动者可寻求劳动监察部门解决,并依法维权。《中华人民共和
试用期因怀孕被辞退的补偿标准和孕期被调岗不服离职的赔偿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试用期因怀孕被辞退属于非法解除,用人单位应支付月工资双倍的经济补偿。孕期调岗需遵循劳动合同约定和合法理由,如单位违反调岗原则导致女职工离职,应支付经济补偿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