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法规 > 劳动司法解释 > 装饰劳务如何界定

装饰劳务如何界定

时间:2024-08-20 浏览:2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534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纳税人以清包工形式提供装饰劳务征收营业税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14号)被废止之后,很多纳税人提出疑问,新修订的《营业税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对清包工是否有了新规定?

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对建筑业劳务的规定

第七条:建筑业劳务的混合销售行为

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第一款的规定,纳税人在提供建筑业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应当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其中,应税劳务的营业额需要缴纳营业税,而货物销售额则不需要缴纳营业税。如果没有分别核算,主管税务机关将会核定其应税劳务的营业额。

第十六条: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计算

除了第七条规定的情况外,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不包括装饰劳务)时,其营业额应当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但是,建设方提供的设备的价款不包括在内。

装饰劳务的界定

根据《营业税税目注释》的明确规定,装饰劳务是指对建筑、构筑物进行修饰,使之美观或具有特定用途的工程作业。根据该规定,装饰劳务在营业税相关法规下被定义为一种清包工的概念。也就是说,客户提供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而纳税人仅负责实施修饰工程作业,并向客户收取人工费、管理费及辅助材料费等费用。计税营业额不包括工程所用原材料、设备及其他物资和动力价款。

如果装饰劳务施工方采购或提供自己生产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那么这种建筑业劳务就不再限于提供装饰劳务,而是一种混合销售行为。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实施细则》第七条的规定,如果提供装饰劳务的同时销售自产货物,需要分别核算应税劳务的营业额和货物的销售额,并分别计算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如果提供装饰劳务的同时销售外购货物,需要全额计征营业税。

案例分析

A市的甲建材企业承包了B市的乙企业装饰工程业务。现在他们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

方案一:

合同总金额为800万元,装饰工程所需的主要原材料和设备由乙企业自行采购,合同金额包括装饰工程的人工费、管理费及辅助材料费等其他费用。

方案二:

合同总金额为1500万元,甲企业包工包料,即合同金额包括装饰工程所需的一切费用。其中,甲企业自己生产的防盗门、窗及消防器材的价值为400万元。

根据方案一,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为800万元,应纳营业税为800×3%=24万元。

根据方案二,营业税计税营业额为1500-400=1100万元,应纳营业税为1100×3%=33万元。增值税计税营业额为400万元,应纳增值税为400×17%=68万元。

提示

1.装饰劳务属于非增值税应税劳务。根据《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条的规定,在方案一中,用于装饰工程的外购辅助材料属于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的购进货物。即使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也不得抵扣进项税额。而在方案二中,除了用于自己生产防盗门、窗及消防器材的外购原材料可以正常申报进项税额抵扣外,其他用于装饰工程的外购材料发生的进项税额不得抵扣。

2.根据《不动产、建筑业营业税项目管理及发票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国税发〔2006〕128号)的规定,甲企业如果在异地提供建筑业应税劳务,需要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进行建筑工程项目登记,并按规定向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建筑业营业税纳税申报表》和《异地提供建筑业劳务税款缴纳情况申报表》。根据《营业税暂行条例》的规定,纳税人提供建筑业劳务时,应向应税劳务发生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因此,甲企业应向乙企业出具B市建筑业发票,并在B市申报缴纳营业税。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劳动法规知识导航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