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违法加班怎么解决
时间:2024-09-17 浏览:30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加班劳动的合法性及加班费支付
劳动者加班需获得同意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在安排劳动者加班时,应征得劳动者的同意,且不得以强迫或变相强迫的方式进行。用人单位若安排加班,还需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支付加班费。
加班时间限制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劳动者每月的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6小时。用人单位出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情况下,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在特殊原因下,为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每日延长工作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累计不得超过36小时。
加班费支付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在以下情形下,应按照相应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 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的工资报酬;(二) 在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且不能安排补休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的工资报酬;(三) 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的工资报酬。
劳动争议仲裁程序
申请仲裁
若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加班劳动及加班费支付产生争议,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申请可以免费进行。
延伸阅读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含义
劳动福利待遇纠纷的相关内容。劳动福利待遇纠纷指的是用工单位与劳动者因福利待遇问题产生的争议。福利待遇包括劳动条件待遇、社会保险待遇和社会福利待遇等。解决纠纷的方式通常首先是协商,协商不成可寻求仲裁机构的帮助,必要时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的管辖依据
-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
体力劳动强度分级作为劳动保护科学管理的基础标准的重要性。文章介绍了体力劳动强度的基本定义和计算方式,包括平均劳动时间率、能量代谢率和劳动强度指数等。根据劳动强度指数的大小,体力劳动强度被分为四级。文章还详细介绍了新修订的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标准相比旧标准
-
基层工作经历的证明
公务员考试中基层工作经历的证明要求和认定标准。考生需提供基层工作经验证明,格式无明确规定,需咨询招考单位。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在县级及以下单位、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特定情况如高校毕业生实习、军队工作经历等也可算作基层工作经历。计算时间根据不同
-
基层工作年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基层工作年限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基层工作经历包括在县级及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等单位的工作经历。计算方法包括不同情况下基层工作经历时间的起算点,如在职人员、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人员等。基层工作经历适用于招考职位和特定应聘情况,如应届
-
深圳离职赔偿金的法律规定
-
科员的职务与级别
-
单位能否解雇拒绝加班的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