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和影响范围来划分上下级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受理分工和权限。那么我国法律为何对民事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作出如此规定呢?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特点来看,这些案件的审判通常需要由专业性强的法院来进行。案件的复杂性、法律关系的交叉性以及证据认定的专业性等要求决定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需要由级别较高的法院来管辖。此外,尽管知识产权案件近年来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其他民事纠纷而言,其数量较少且分布分散。因此,由中级人民法院来管辖这些案件可以积累审判经验并统一执法尺度。
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划分刑事诉讼的审判级别管辖的标准包括案件的性质、罪刑的轻重程度和可能判处的刑罚、涉及的面和影响的大小、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工作负担的平衡。根据《刑法》第213条至220条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虽然知识产权犯罪可能涉及人身权利,但主要体现在财产权利上。与公民的人身安全不同,刑法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给予较轻的刑罚。罪刑的轻重程度和可能判处的刑罚是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基层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管辖是合理的。然而,就整个诉讼程序的协调性而言,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管辖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知识产权案件中,民事案件通常由中级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设有专门审理知识产权的业务庭来管辖,而刑事案件却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导致管辖权制度不协调。
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相比一般民事案件更为严重。考虑到民事案件通常由专业性更强的中级人民法院来管辖,是否应该将刑事案件也交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呢?
民事案件中,证据只需达到优势证据的程度;而刑事案件中,至少要排除合理怀疑。显然,刑事案件对证据的要求更高。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可能在判断准确性和执法统一度方面具有优势。
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开展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工作的背景和重要性。由于部分地区司法环境欠佳和行政案件分布不均等问题,最高法提出在部分中级人民法院开展试点工作。此举旨在通过行政案件管辖制度改革,改善司法环境,统一司法标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并保障人民群众
确定级别管辖的依据及规定的重要性,包括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文章还提及管辖权异议的重要性,以及地域管辖和异议处理的法律依据。目前存在下级法院向上级法院请示报告等问题,规范级别管辖成为最高法院关注的问题。
网购纠纷的管辖法院确定原则。当事人可书面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但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在网购纠纷中,双方可通过书面方式选择管辖法院所在地,但需买方明确同意,否则格式条款无效。若无约定,则由《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实
我国民事诉讼中在二审期间是否允许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原则上不允许在二审期间提出管辖权异议,但涉及到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特殊情况例外。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提出异议并应诉答辩,法院将认定受诉法院具有管辖权。但需注意,此原则不适用于违反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