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管辖 > 民事级别管辖 > 级别管辖规定的原因有哪些

级别管辖规定的原因有哪些

时间:2024-03-21 浏览:35次 来源:由手心律师网整理
82641
对于级别管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其中级别管辖当中也包含了许多规定。那么对于级别管辖,有哪些规定是我们需要了解的呢?以下手心律师网小编将为您介绍级别管辖的相关规定的原因。

为何对民事纠纷案件进行级别管辖

级别管辖是根据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和影响范围来划分上下级法院对第一审民事案件的受理分工和权限。那么我国法律为何对民事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作出如此规定呢?从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特点来看,这些案件的审判通常需要由专业性强的法院来进行。案件的复杂性、法律关系的交叉性以及证据认定的专业性等要求决定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需要由级别较高的法院来管辖。此外,尽管知识产权案件近年来有所增加,但相对于其他民事纠纷而言,其数量较少且分布分散。因此,由中级人民法院来管辖这些案件可以积累审判经验并统一执法尺度。

侵犯知识产权刑事案件的管辖

侵犯知识产权的刑事案件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划分刑事诉讼的审判级别管辖的标准包括案件的性质、罪刑的轻重程度和可能判处的刑罚、涉及的面和影响的大小、各级人民法院在审判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工作负担的平衡。根据《刑法》第213条至220条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的规定,虽然知识产权犯罪可能涉及人身权利,但主要体现在财产权利上。与公民的人身安全不同,刑法对侵犯知识产权犯罪给予较轻的刑罚。罪刑的轻重程度和可能判处的刑罚是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之一,从这个角度来看,基层人民法院对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管辖是合理的。然而,就整个诉讼程序的协调性而言,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和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管辖存在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管辖权制度的不协调

在知识产权案件中,民事案件通常由中级人民法院或高级人民法院设有专门审理知识产权的业务庭来管辖,而刑事案件却由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导致管辖权制度不协调。

严重性与管辖级别的关系

知识产权犯罪案件涉及追究刑事责任,相比一般民事案件更为严重。考虑到民事案件通常由专业性更强的中级人民法院来管辖,是否应该将刑事案件也交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呢?

证据要求的不同

民事案件中,证据只需达到优势证据的程度;而刑事案件中,至少要排除合理怀疑。显然,刑事案件对证据的要求更高。由中级人民法院审理知识产权犯罪案件可能在判断准确性和执法统一度方面具有优势。

延伸阅读
  • 常年法律顾问

    公司治理、拟审合同、合同规划

    商务谈判、纠纷处理、财税筹划

  • 专项法律顾问

    并购重组、IPO、三板挂牌

    信托、发债、投资融资、股权激励

  • 买卖合同约定的双重法院管辖权

    买卖合同约定的双重法院管辖权问题。当买卖合同约定两个法院的管辖权时,任何一方都有权选择管辖权,一般先提起诉讼的法院拥有管辖权。我国民事诉讼适用协议管辖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当事人书面协议选择管辖法院,不得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法律依据来自《中华人

  • 各级法院的管辖权是什么

    各级法院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的管辖权。基层法院审理普通刑事案件,中级法院负责重大刑事案件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高级法院覆盖全省范围内的重大刑事案件,而最高法院则负责全国范围。此外,上级法院在必要时可审理下级法院管辖的案件,且案件通常由犯罪地法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若干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铁路运输法院案件管辖范围的规定。规定明确了铁路运输法院对刑事案件的管辖范围,包括发生在铁路工作区域的犯罪、针对铁路设备和设施的犯罪以及铁路运输企业职工在执行职务中的犯罪。同时,也详细列举了铁路运输法院在民事案件方面的管辖范围,涉及铁路

  • 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规定的原因

    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的级别管辖规定的原因和特点。知识产权案件具有复杂性、交叉性和专业性等特点,需要由专业性强的审判组织处理。我国民事诉讼法将案件性质、繁简程度、影响范围作为划分级别管辖的标准,知识产权民事纠纷案件应由级别较高的法院管辖。同时,侵犯知识

  • 什么是协议管辖
  • 级别管辖的概念及依据是什么
  • 刑事案件立案级别管辖规定

服务热线:(工作日09:00-18:00)

183-1083-5653

咨询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