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诉讼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组织
涉外合同诉讼中的外国人指具有外国国籍的人、无国籍的人和国籍不明的人。外国企业或组织指属于外国的企业或其他经济组织。例如,中国公民与某外国国籍人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的离婚诉讼,或中国的一企业与外国的某公司因合同纠纷在我国人民法院进行的诉讼。(2) 诉讼当事人之间合同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
无论当事人是否为外国人、外国企业或组织,只要引起他们之间合同法律关系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不是发生在我国境内,而是发生在外国,即为涉外合同诉讼。例如,合同是在外国签订的,或者合同的履行是在外国进行的,或者侵权行为是在外国发生的等。(3) 诉讼当事人争议的诉讼标的物在外国
当事人不是外国人、外国企业或组织,但双方争执的财产不在中国境内,而是存在于外国。我国人民法院审理这类案件,判决后需要委托外国法院协助执行,因此,这类案件也具有涉外因素。(1) 根据国家主权原则,我国只承认和适用自己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我国未承认和接受的国际条约或某些条款,在审理涉外合同案件时不予适用,而应适用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
(2) 我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中的某些规定与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相一致时,应适用该国际条约中的有关规定。这实际上就是用国内法确认国际条约的效力来解决法律冲突。
涉外离婚财产分割的法律程序。涉及不动产纠纷的管辖依据《民事诉讼法》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遵循双方协议,若协议无果则由法院依据具体情况判决,但考虑子女和女方权益;不动产分割因各国法律不同存在限制,国外不动产需另行解决;外国离婚判决需
涉外合同诉讼程序的一般原则。这些原则结合了我国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国际条约以及国际惯例,针对涉外合同诉讼的特殊情况制定。当事人需遵守我国民事诉讼法原则、信守国际条约的原则以及对等原则。涉及国际条约与我国法律冲突时,应适用国际条约。对等原则体现了国与
我国涉外民事诉讼管辖的基本原则,包括诉讼与法院所在地实际联系、尊重当事人和维护国家主权等原则。在确定管辖时,需遵循特别规定优先、国际条约优先等原则。法院对涉外民事案件的管辖权包括属地管辖和协议管辖。其中,属地管辖包括普通属地管辖和特别属地管辖,而协议
涉外纠纷的管辖范围和法律适用问题。涉外纠纷的管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和基层法院分别审理。涉外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需运用冲突规范解决法律冲突。文章还详细阐述了关于人的行为能力、合同关系、侵权行为、不动产关系、婚姻关系、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