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在收到当事人的诉状后,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在立案审查过程中,如果人民法院发现原告或自诉人未提供诉讼请求的主要证据,应及时通知其补充证据,并将通知补证情况记录在案。诉状收到之日起,计算时间从当事人补交有关证据材料之日开始。
人民法院收到诉状和相关证据后,应进行登记,并向原告或自诉人出具收据。收据中应注明证据名称、原件或复制件、收到时间、份数和页数。复制件必须与原件核对无误后,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签名或盖章,原告或自诉人也应签名或盖章。收据归入卷宗。如果不予立案或原告或自诉人在立案前撤回起诉,应将起诉材料退还,并由当事人签收。
对于经审查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但原告坚持起诉的情况,应裁定不予受理;对于自诉人坚持起诉的情况,应裁定驳回。
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书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制作,报庭长或院长审批,并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员和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行政案件不予受理和驳回起诉的裁定书除应报庭长或院长审批外,还应由合议庭成员和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填写立案审批表,由负责审查起诉的审判人员决定立案。对于疑难复杂或新类型的案件,应报审判长核准和庭长审批。重大疑难案件应报院长审批或经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
经审查决定立案的,应通知原告并计算案件受理费,向原告或自诉人发出案件受理通知书。同时,将该案的当事人姓名、案由等情况统一编立案号输入计算机。
立案庭决定立案后,应在两日内将案件移送有关审判庭审理,并办理移交手续,注明移交日期。立案日期为经审查决定受理或立案登记的日期。立案人员应及时将立案日期、移交日期等输入计算机。
当事人在人民法庭起诉后,人民法庭经审查认为起诉符合受理条件的,应报庭长批准立案。人民法庭决定立案后,应及时填写收案卡片,报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统一编立案号。如果人民法庭认为起诉不符合受理条件,原告坚持起诉的,由基层人民法院立案庭决定是否立案,经审查后,对符合受理条件的起诉,交由人民法庭审理。
(1) 受诉法院已依法受理该案件。
(2) 受诉法院对案件没有管辖权,或其他有管辖权的法院已先行立案。
(3) 受诉法院认为接受案件移送的法院具备管辖权。
(1) 无管辖权的法院已对案件进行实体审理,且当事人未提出管辖权异议的,不必移送管辖,由受案法院继续审理。
(2) 两个以上法院都具备管辖权的诉讼,先行立案的法院不得将案件移送给另一个有管辖权的法院。
(3) 根据管辖权恒定原则,法院的管辖权不受当事人起诉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行政区域变更的影响。
注意:移送管辖只能进行一次。
下级法院是否有权移送案件给上级法院管辖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下级法院发现自己无管辖权,可以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包括上级法院。移送管辖实质上是案件移交,不是管辖权移交,需满足一定条件,如已受理案件、受理法院无管辖权、接受移送法院有管
原告就被告原则与两便原则在行政诉讼案件中的关系和冲突。地域管辖遵循了原告就被告原则,体现了两便原则的精神内涵,便于群众诉讼和法院行使审判权。然而,在实践中,原告就被告原则也存在一些冲突,需要综合考虑案件特殊性和公正审判原则,适当调整应用。
检察院移送法院开庭审理的时间规定,包括一般刑事案件的移送期限、法院开庭审理期限以及《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检察院应在一个月内将案件移送至法院,对于重大、复杂的案件可延长半个月;法院应在两个月内开庭审理案件,特殊情况下可延长。文章还涉及人民检察院决定
处理交通事故时是否需要保险公司参与的问题。在我国,如果事故责任已经认定,则不需要保险公司参与交警队处理事故的过程。但如果涉及理赔问题,应向保险公司报案并让保险公司人员参与。同时,文章还介绍了交通事故处理的管辖部门及相关规定,包括管辖权争议解决和案件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