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方人数,需要提交副本,正本只需一份。
(一) 标题:明确写明“行政上诉状”。
(二) 首部:分别写明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相关情况。对于公民,需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等;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写明全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及职务等。
(三) 上诉缘由: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发生××纠纷一案,对于××人民法院×年×月×日(2006)×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裁定)表示不服,现依法提出上诉。
(四) 上诉请求:通常要求“撤销”原判决(裁定),并要求“驳回诉讼请求”或“驳回起诉”,或要求“发回重审”,或要求“部分”或“全部”改判。对于要求改判的情况,必须具体说明改判的请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机关,所以请求“驳回诉讼请求”或“驳回起诉”只能由行政机关上诉时提出。
(五) 事实与理由:这部分是上诉状的重点。围绕上诉请求,需要说明原判决(裁定)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原审定性错误、程序违法等问题。通过事实和证据来说明原审错误所在,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实现上诉的目的。
(六) 尾部:依次写明上诉人民法院的全称、上诉人名称、上诉日期等,并在附项中列明上诉状副本和相关证据材料的份数。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85条规定:对于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对于第一审裁定不服的,应当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将产生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如果认为事实清楚,可以实行书面审理。因此,当事人在上诉状中应尽量充实、完整,不要保留一部分等待开庭再陈述,以防止“书面审理”不开庭。
上诉状通常应提交给原审人民法院。虽然也可以提交给二审法院,但二审法院在接到上诉状后还需要将其移交给原审人民法院,以便原审人民法院能及时送达上诉状副本。
当一审原告上诉时,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可以要求依法改判。具体要求“撤销”还是“变更”具体行政行为,视案件情况而定。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可以要求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要求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于发回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仍然可以上诉。如果原告起诉被一审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受理后“驳回起诉”,原告上诉可以要求二审法院撤销原裁定,并指令一审法院受理或审理。
管辖权异议的定义、争议及其主体和客体范围。学术界对于管辖权异议的定义存在分歧,主要有三种观点。笔者认为应采用第三种观点,即管辖权异议是当事人认为受理案件的第一审法院无管辖权的意见或主张。该制度的设立旨在监督法院行使职权,确保诉讼公正合法。对于主体和客
侵权与违约竞合的期货纠纷案件的管辖确定问题。文章指出,应根据当事人选择的诉由来确定管辖,并以起诉状中在先的诉讼请求来确定具体管辖法院。同时,文章还涉及民事案件的级别管辖原则,包括合同纠纷的诉讼标的金额如何确定以及上下级法院之间的交办规定。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管辖异议制度,其范围限于人民法院的管辖权问题,包括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异议主体可针对同级或非同级法院之间的管辖权问题提出异议。同时,本文区分了管辖异议与主管问题的不同,并解释了为何主管问题不属于管辖异议范围。导致将主管问题错误地
被告在答辩期内提出管辖权异议的处理程序。法院需依法审查并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定,若未在规定时间内作出裁定,被告可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法院应在收到管辖异议书后的十五日内作出书面裁定,明确判断异议是否成立。如有异议,被告可依法上诉至上级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