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对方人数,需要提交副本,正本只需一份。
(一) 标题:明确写明“行政上诉状”。
(二) 首部:分别写明上诉人和被上诉人的相关情况。对于公民,需要写明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等;对于法人或其他组织,需要写明全称、住所地、法定代表人及职务等。
(三) 上诉缘由:上诉人因与被上诉人发生××纠纷一案,对于××人民法院×年×月×日(2006)×行初字第××号行政判决(裁定)表示不服,现依法提出上诉。
(四) 上诉请求:通常要求“撤销”原判决(裁定),并要求“驳回诉讼请求”或“驳回起诉”,或要求“发回重审”,或要求“部分”或“全部”改判。对于要求改判的情况,必须具体说明改判的请求。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行政诉讼的被告是行政机关,所以请求“驳回诉讼请求”或“驳回起诉”只能由行政机关上诉时提出。
(五) 事实与理由:这部分是上诉状的重点。围绕上诉请求,需要说明原判决(裁定)存在事实不清、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原审定性错误、程序违法等问题。通过事实和证据来说明原审错误所在,并阐明自己的观点,以实现上诉的目的。
(六) 尾部:依次写明上诉人民法院的全称、上诉人名称、上诉日期等,并在附项中列明上诉状副本和相关证据材料的份数。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85条规定:对于第一审判决不服的,应当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提起上诉;对于第一审裁定不服的,应当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提起上诉。逾期不提起上诉,第一审判决或裁定将产生法律效力。
《行政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如果认为事实清楚,可以实行书面审理。因此,当事人在上诉状中应尽量充实、完整,不要保留一部分等待开庭再陈述,以防止“书面审理”不开庭。
上诉状通常应提交给原审人民法院。虽然也可以提交给二审法院,但二审法院在接到上诉状后还需要将其移交给原审人民法院,以便原审人民法院能及时送达上诉状副本。
当一审原告上诉时,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但适用法律、法规错误,可以要求依法改判。具体要求“撤销”还是“变更”具体行政行为,视案件情况而定。如果认为原判决认定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或者由于违反法定程序可能影响案件正确判决,可以要求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也可以要求查清事实后改判。当事人对于发回重审案件的判决、裁定仍然可以上诉。如果原告起诉被一审法院裁定“不予受理”,或受理后“驳回起诉”,原告上诉可以要求二审法院撤销原裁定,并指令一审法院受理或审理。
治安案件的跨地域抓捕问题。根据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可以依法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进行异地抓捕。行政处罚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行政机关管辖,但如果居住地公安机关更适宜管辖,也可以由居住地公安机关管辖。涉及特定案件的除外。公安机关在抓捕时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确
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的重要性。文章指出,争夺法院管辖权可能影响案件审理结果,我国法律对此有明确规定,但存在级别管辖方面的不足。为确保公正审判,应重视地域管辖及其异议的处理程序,严格遵守法律规定,保障当事人的上诉权利,并加强对级别管辖的监督。摘要
我国法律中对于民事诉讼时效及诉讼期限的相关规定。民法通则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分为一般情况和特别情况,并明确了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民事诉讼法则规定了审理期限和上诉程序的具体时间限制,包括普通程序案件、简易程序案件以及对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以及上
管辖异议的交费问题,具体涉及管辖异议的费用金额及交纳办法。根据规定,提起管辖异议需交纳50元至100元费用,且各省可制定具体交纳标准。移送、移交的案件,预收的诉讼费用应随案移交。文章旨在明确管辖异议的诉讼费用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