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人所承保的标的物是保险合同要保障的对象。然而,被保险人(投保人)投保的并不是保险标的物本身,而是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物所具有的利益,这个利益被称为保险利益。如果投保人对保险标的物没有保险利益,那么保险合同就是无效的。
国际货运保险与其他保险一样,被保险人必须对保险标的物具有保险利益。在国际货运中,这个保险利益体现在对保险标的物的所有权和所承担的风险责任上。根据FOB、FCA、CFR和CPT方式达成的交易,货物在越过船舷后风险由买方承担。一旦货物发生损失,买方的利益也会受到损失,因此买方具有保险利益。因此,买方作为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合同只在货物越过船舷后生效。在货物越过船舷之前,买方没有保险利益,因此不属于保险人对买方投保的承保范围。根据CIF和CIP方式达成的交易,投保是卖方的合同义务,卖方拥有货物的所有权,因此也具有保险利益。卖方向保险公司投保,保险合同在货物启运地启运后生效。
保险业将海上货物运输的风险分为海上风险和外来风险。风险是造成损失的原因。
海上风险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
自然灾害仅指恶劣气候、雷电、洪水、流冰、地震、海啸以及其他人力不可抗拒的灾害,而不包括一般自然力所造成的灾害。
意外事故主要包括船舶搁浅、触礁、沉没、碰撞、失火、爆炸以及失踪等具有明显海洋特征的重大意外事故。
外来风险是指除了海上风险之外的各种风险,分为一般外来风险和特殊外来风险。
一般外来风险指偷窃、破碎、渗漏、玷污、受潮受热、串味、生锈、钩损、短量、淡水雨淋等。
特殊外来风险主要指由于军事、政治及行政法令等原因造成的风险,从而引起货物损失,例如战争、罢工、交货不到、拒收等。
海上货物运输的损失又称为海损(Average),指货物在海运过程中由于海上风险而造成的损失,海损也包括与海运相连的陆运和内河运输过程中的货物损失。
佛山推出的“消费养老”理财模式引发市民的关注和质疑。该模式实质上是购买万能险,市民在合作商家消费可获得养老金返还。但运作模式和安全性受到质疑,消费者需充分了解合同内容以避免误解。保险协会正在调查其是否合规。同时,消费养老模式存在不确定性和问题,如是否
一起关于海上货物运输险的争议案件。原告向被告投保货物,发现货物因海水浸泡出现大面积锈损,向被告索赔。被告以保单中的锈损免责条款为由拒绝赔偿。经过青岛海事法院审理,认定保单中的“锈*险除外”条款无效,并判决被告需赔偿原告货物损失,扣减部分金额后实际支付
保险条款的分类。保险条款可分为基本条款和附加条款两大类,前者是事先印制的关于保险合同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基本事项,后者是补充条款用于扩大或限制基本条款中的权利和义务。此外,根据对当事人的约束程度,保险条款还可以分为法定条款和任意条款。投保人在投保时必须遵
家庭财产两全保险合同的定义、组成和范围。该合同允许投保人通过缴纳保险储金的形式对家庭财产进行保险,并在保险期满后如数退还。合同包括主要条款、附加盗窃险条款、集体投保单和保险单。投保人需注意保险责任的范围、除外责任及索赔程序,以确保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