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村民个人应向所属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提出申请,并领取土地登记申请审批表。
申请人需提交个人身份证或农村居民户口簿复印件一份。此外,还需要提供土地权属材料,其中82年5月14日以前的情况需要提交村、队权属来源证明书,82年5月14日以后的情况需要提交农村建房使用证,而97年4月以后的情况需要提交农村建房申请书、农村建设用地批准书等。
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将对申请者的用地进行地籍调查、地籍测量、申请人现场指界、邻宗地签字盖章,并填写地籍调查表,绘制宗地草图。
申请材料先由乡镇国土资源管理所进行审核,然后再报县国土资源局审核。审核的内容包括用地材料的合法性、用地界线的争议情况以及用地面积的准确性。
经过审核符合“用地面积清楚,界址准确,权属合法,无争议”原则的申请,可以批准并进行张榜公布。在公布一个月内,如果没有单位或个人对其提出争议,县人民政府将颁发集体土地使用证。
(一) 办理程序:
受理——地籍调查——审核报批——注册——登记——颁发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
(二) 办理土地登记、发证需备资料:
1. 户主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2. 土地使用权登记申请表一份。
3. 地籍调查界址确认表一份。
4. 农村私人建房用地呈报表(已经政府批准的一份)。
5. 土地使用登记表一份。
6. 其他要求提供的证明资料。
(三) 承诺办结时限:15个工作日(公示)。
(一) 必须提供上述全部资料。
(二) 变更登记须村委出具证明(提供双方情况)。
(三) 提供双方身份证复印件、双方协议并由村委盖章。
(四) 提供双方原农村集体土地使用证。
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分割原则,强调严格保护离婚妇女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家庭成员均等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分割时需考虑土地的实际情况,以有利于生产、方便经营和管理为原则,同时保护承包土地的整体功能,提高农业规模经营效益。
农村土地确权和宅基地纠纷调解的法律原则和程序。遵循先行政后司法的原则,未经政府调解的法院不予受理;在纠纷解决前,土地要保持现状;重视双方协议,但小产权房不受法律保护;考虑双方意见协调现有政策和过去政策冲突时的情况;土地纠纷处理需秉持法律为基础、兼顾各
建设用地使用权的产生和取得方式,包括在国家所有土地和集体所有土地上设立的情况。国家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可通过土地出让、划拨、征收和承包等方式取得,而集体所有土地上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则可通过村民委员会批准、村民大会决议和村民个人自愿等方式取得。
中国土地管理的垂直管理体制,包括国家到乡镇的逐级负责制度。国土资源部是土地管理的最高机构,负责全国的土地管理。同时,国家土地督察局负责监督各地土地管理情况。各级人民政府在土地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项目需要相应政府批准。此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