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简易程序是一种独立的第一审诉讼程序,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和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
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
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需要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即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与开庭传票。由于一次公告需要六十天,而简易程序的审限只有三个月且不得延长,因此这类案件不适合使用简易程序。
2、发回重审的案件
发回重审的案件往往存在事实认定或诉讼程序方面的错误,为了保证审判质量,不适宜再次使用简易程序审理。
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
涉及到人数众多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的共同诉讼案件,不适宜使用程序较为简化的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4、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
应当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案件,如果其生效裁判确有错误或生效调解协议违反自愿原则或内容违法,为了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和案件公正审判,不得再次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属于非诉讼案件,而简易程序只能审理诉讼案件,因此不得适用简易程序。
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案件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的审理期限和特点。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在立案后三个月内完成审结,具有起诉方式简便、受理程序简便、传唤方式简便、审判组织简便、庭审程序简便、审限短和重视调解等特点。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小额诉讼程序的当事人同意问题。人民法院审理小额诉讼案件时,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当事人的同意并非必要条件。文章还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案件适用范围和标的额限制等,涉及离婚案件、债务案件、继承案件等均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交通事故简易程序中的法律适用问题。文章介绍了事故现场处理程序和自行撤离现场后的协商赔偿程序,包括交通警察在事故现场需要记录的信息以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同时,文章还涉及了交通事故简易程序签字后的起诉问题,包括当事人对道路交通事故认定有异议时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