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简易程序是一种独立的第一审诉讼程序,适用于基层人民法院和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的民事案件。
1、起诉时被告下落不明
对于被告下落不明的案件,需要采用公告送达的方式,即公告送达起诉状副本与开庭传票。由于一次公告需要六十天,而简易程序的审限只有三个月且不得延长,因此这类案件不适合使用简易程序。
2、发回重审的案件
发回重审的案件往往存在事实认定或诉讼程序方面的错误,为了保证审判质量,不适宜再次使用简易程序审理。
3、共同诉讼中一方或双方当事人人数众多
涉及到人数众多的一方或双方当事人的民事权益的共同诉讼案件,不适宜使用程序较为简化的简易程序进行审理。
4、适用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的案件
应当适用审判监督程序的民事案件,如果其生效裁判确有错误或生效调解协议违反自愿原则或内容违法,为了保证当事人合法权益和案件公正审判,不得再次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和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属于非诉讼案件,而简易程序只能审理诉讼案件,因此不得适用简易程序。
5、人民法院认为不宜适用简易程序进行审理的案件
关于委托送达是否计入审理期限的问题。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严格执行案件审理期限制度的若干规定》,民事、行政案件的通知当事人的方式多样化,包括电话通知和传票送达等,但通知期间不计入审理期限。简易程序审理案件时,法院可以通过简便方式传唤当事人开庭或调解,
人民陪审员参加庭审的情形,依据相关法律,涉及群体利益、公共利益及人民群众广泛关注的案件需陪审员参与。对于可能判处重刑及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案件,将由人民陪审员和法官组成七人合议庭审理。此外,还介绍了刑事简易程序的特点,包括仅适用于基层法院、适用于第一审
小额诉讼程序的当事人同意问题。人民法院审理小额诉讼案件时,适用的是简易程序,当事人的同意并非必要条件。文章还解释了相关法律规定,包括案件适用范围和标的额限制等,涉及离婚案件、债务案件、继承案件等均可适用简易程序审理。
小额诉讼程序的定义、适用范围和特点。小额诉讼是基层法院适用的一种简易诉讼程序,用于审理数额较小的案件。其特点包括起诉和送达方式简化,排除不动产和特定侵权纠纷。小额诉讼适用于金钱给付案件,但不适用于涉及人身关系、财产确权等案件。关于小额诉讼程序的开庭审